长袖善舞源羌人―――青海历史文化之四
- 舞蹈新闻
- 2018-11-07
- 415
在唐代,正是青藏高原羌人的舞蹈,丰富了唐代舞蹈内涵。著名的《秦王破阵舞》,杂以异族之乐,其中不乏羌人之乐素。今之罗马尼亚的《霍拉》,夏威夷名之为《火拉》的手拉手开圈集体舞,是殷商乐舞《韶》的音译。这种“相与连臂,踏地为节”的集体舞,在公元前即已传入欧洲。希腊公元前550年瓶画《赫利克斯与海中神怪特里同比武》所绘,即是闭圈集体舞。它与大通出土的舞蹈纹盆所绘及云南出土的古代滇人青铜圆形饰牌所绘相仿,亦见之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勒拿河畔希什金诺村和阿塞拜疆、阿普歇伦半岛、科贝斯坦等地的古代岩画。而广泛流行于印度、俄罗斯、英国、西班牙等地的踢踏舞亦起源于河湟之地。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盆所绘舞人,头上皆有下垂的发辫。藏族的“朗玛”、“锅庄”,彝族的“对脚”等都是这类舞蹈。由此可知,华夏上古羌人文化的远播,最晚也在殷商之际,曾给中亚、西亚、南亚、北非、北亚、欧洲以重大影响。
宋代王谠《唐语林》记载:“(宣宗时)有曰《葱岭西》者,仕女踏歌为队。其词大率言,葱岭之士,乐河湟故地,归国而复为唐民也。”这便说明《葱岭西》一类的连臂为队踏歌乐舞,原是河湟古乐。此乐再度传到中原后,在唐代尤为流行。刘禹锡《踏歌行》中就写道:“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阳山庙观赛神》诗中有“几人连踏竹歌还”;唐朝张佑《正月十五夜灯》诗亦有“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这种风俗,宋代犹存。陆游《老学庵笔记》载:“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踏歌。”踏歌原在春秋时节,与三月上已祓禊故事合一便谓之“踏青”。今之西南“阿西跳月”一类的舞蹈,正是对刘禹锡《踏歌行》所描写的唐代乐舞之遗风。如《周礼媒民》曾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是一种婚俗的反映。今青海土族六月初六的“花儿会”,八月的“赛马会”,即是此风,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只知有母,未知有父”的遗风。华夏远古乐舞属于古代西戎羌人母系氏族公社的乐舞文化系统,正是通过古羌人部落的迁徙而流传于各地。
这种发源于青海河湟地区的古羌人乐舞,在今西北、西南一带分布极广。在甘肃陇南之氐羌后裔“白马人”的“纣宰”即属此例。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在广场上堆放干柴,燃起熊熊大火,男女老幼围绕火堆,手拉手,边唱边跳,四川亦有此乐。《天府图经》载:“谷传正月亮初夜,鸣鼓连腰,以鼓为踏踢之戏。”贵州也有此乐,《安顺府志》载:“(苗民)每岁正月则于附近山上设衣场;男女皆鲜衣艳妆而舞于场中,男子吹笙,女则互牵手成一大圈,且吹且跳,尽欢而散。”《宋史西南夷传》也有记载,公元995年,西南少数民族为宋太宗表演了这种乐舞的记载:“一人吹萧笙……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这种舞蹈,在今泰国称为“旺”。这种闭圈连臂舞,与白马人的“纣宰”正同。景颇人的“刀郎舞”,彝族的“盘歌”、“跳月”,纳西族的“阿热热”,以及华中东南地区土家族的“社巴”(汉语叫“调年”)―――摆手舞亦是。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竹枝词》中写道:“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北史流求传》说此乐“歌呼踏踢 ,一人唱,众皆和,音颇哀怨,扶女子上膊,摇手而舞。”藏族的“锅庄”亦同此类,只是摆手动作变化较多。《台湾志略》、《台湾府志》亦载高山族“丰年祭”男女艳扮,酒醉联袂而歌。“妇女连臂踏歌,喃喃不可晓,声微韵远,颇有古意。”这种“联翩翩把袖自歌呼,别样风流绝世无”的“大拉手”(闭圈)、“小拉手”(开圈)集体舞与羌笛、胡笳的“黄钟大吕”、“龙吟之声”一起,是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夏乐舞的两大特色。其发源之地正是青海高原祁连山脉的河湟之地。这就从乐舞史的角度,确定了华夏文化的源头在青海,如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青海是华夏文化的源头。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953.html
下一篇:舞蹈界在探索在思考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