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把云南的民族舞蹈跳遍中华大地且跳到了世界
- 舞蹈老师
- 2018-11-09
- 451
从小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长大的她,凭借舞蹈天赋,1971年被招进了西双版纳州歌舞团。谁也没想到,在历来吃青春饭的舞蹈界,她的艺术生命竟然一直延续到40年后的今天。
更让世人佩服的是,她把云南的民族舞蹈跳遍了中华大地,还跳到了世界!
扬名后的彷徨
杨丽萍从小就受到了白族、傣族等云南多种民间民族歌舞的熏陶。
她很庆幸自己生长在云南。“我所有的灵感都是来自于大自然和生活。因为舞蹈就是我们白族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不仅是我,白族人对舞蹈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
时光回溯到1990年10月7日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北京工人体育场内正在举行第十一届亚运会盛大的闭幕式。
伴着悠扬悦耳的音乐,聚光灯将光束集中在一身傣族姑娘装扮的杨丽萍身上,她翩翩起舞,用美丽的肢体语言塑造了傣家的孔雀公主,完美地演绎了《雀之灵》。就这样,在一个世界级的舞台上,她首次惊艳亮相便征服了亿万观众。
这是她第一次在国际大舞台上展现云南民族舞蹈的迷人魅力。随后,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她都举办了专场舞蹈晚会。
可是,自从北京亚运会上扬名海内外后,杨丽萍的事业似乎遇到了一个瓶颈,很长一个时期再也拿不出像《雀之灵》那样的佳作。
放下舞蹈,她试水电影。1995年主演了电影《兰陵王》,后来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中扮演了梅超风。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然而,她感到这些还不是自己所真正想要的。
从“云上的日子”到“凤凰涅槃”
令许多舞蹈演员羡慕的是,早在1980年杨丽萍就被调入了中央民族歌舞团。
身处首都北京,使她能“零距离”地感受全国舞蹈的风云际会,也能比身处边疆的人更早、更多地了解世界舞蹈的动向、潮流。
然而,“她也一下子脱离了自己艺术的‘根’”,十分了解她的好友、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运宽说,“尽管她时不时回云南,但孔雀高飞,总像在过‘云上的日子’。其间,她办过个人独舞晚会,倾其所有拍过电影《太阳鸟》,但也只算‘小感觉’、小打小闹、自说自话一类。”
一番探索、思考后,她终于明白:舞蹈尤其是民族舞蹈才是她的生命所在。
于是,她专程到四川的甘孜、凉山州,并两次进藏寻找创作灵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杨丽萍回到故乡云南“寻根”。她在田丰民族文化传习馆的农村里一住就是几个月,汲取艺术营养,对民间歌舞如痴如醉,还和红河州唱海菜腔的彝族农民李怀秀等民间艺术家打成一片,开始了精神的“还乡”、“还俗”。这些“精神之旅”,促成了她艺术的“凤凰涅槃”。
为编创《云南映象》,她用一年多时间走遍云南采风;后来在创作《藏谜》、《云南的响声》时,她又多次深入民间调研。终于,在2003年,杨丽萍再度爆发了,由她担任总编导、艺术总监和主演的《云南映象》问世了。
这是一部充分展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作品集,表达了天地自然、人文情怀,以及对生命起源的追溯、生命过程的礼赞和生命永恒的期盼。
她大胆创新,一反常态,不仅把原汁原味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搬上舞台,还亲自在云南各族农村挑选六七十位能歌善舞的地道农民作为演员,借以展现古朴原始的少数民族舞蹈。
2004年,《云南映象》在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比赛中一举囊括五项大奖:舞蹈诗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原生态理念
经过多年来的市场打拼,杨丽萍明白,只有好作品才会有市场、才会有票房。“作为一个舞者和职业的编导,我的目的就是要把我的东西做好,做到极致,但是这种极致的东西又不是病态的、只是以迎合观众为目的的。相反,它能够引导观众,给观众一种启发。我认为只要是把健康的和极致的东西同时体现出来,那么它必然会赢得观众的青睐。”
杨丽萍发现,在中国舞蹈界,许多人以往看重的是演员的技巧和舞蹈的调度,注重的是腿举多高,舞台跨度有多大,这种观念忽视了作品的内涵,造就了一批穿紧身裤和半高跟鞋去跳民族舞的演员,却缺乏真正的民族舞作品。
所以,她努力去掉民族舞中矫饰的成分,为此,在《云南映象》剧组里,演职人员中的大多数是来自云南各地村寨的农民舞者,演员服饰均为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的着装原型,面鼓、牛头、尼玛石和转经筒等道具也均为实物。彝、白、藏、佤、哈尼、傣等10多个少数民族真实而多姿多彩的生活就这样生动地展示在舞台上,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作为《云南映象》总策划之一的云南省文产办副主任范建华说:“从一开始策划,就考虑到了走市场的需要,所以经大家多次研究,才提出了‘原生态’的理念。它植根于云南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得到了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等方面专家学者的帮助,特别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
为适应海外观众的观赏习惯,《云南映象》在国外演出时,对节目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不仅把名字改为《香格里拉》,节目长度也由原来的2小时45分钟缩短为1小时40分钟左右。明年,《云南映象》将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开幕式演出,而她们一台新的大型舞剧《孔雀》的创作也正在筹备中。
尽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艺术上的成功,但杨丽萍仍在继续探求。正像她喜欢的那首云南民歌所唱的那样,“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火塘会熄掉呢”。
走向大洋彼岸
以民营企业运作,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很快就红遍了昆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重庆、成都、西安、沈阳等众多文化名城,许多地方演出时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
杨丽萍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炎武告诉记者,《云南映象》自2003年8月8日公演以来,已在国内进行了四轮巡演,成功演出近2500场。公司目前有两个演出团,一团由杨丽萍亲自带领在国内外进行巡演,二团在昆明每周一至周六进行驻点演出。
2004年11月,《云南映象》首次走出国门,作为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和“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南美行”的主要演出节目抵达巴西、阿根廷,引起当地各大媒体高度关注。云南民族文化一时间成为巴西、阿根廷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亮点。
2005年它又踏上北美巡演之旅。从11月16日起,《云南映象》作为美国戏剧节演出剧目的一部分,与10个百老汇经典剧目一起登上了美国辛辛那提的Aronoff中心剧院。在巡演期间,《云南映象》改名为《香格里拉传奇》,连续上演2个星期,总共16场。
《香格里拉传奇》刚刚完成2场演出,就在当地产生了始料未及的轰动效应。美国观众被这部舞台剧深深震撼。每次演出结束之后,观众都要起立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而杨丽萍也不得不返场加跳一曲才能回报观众的热情。前来观看演出的辛辛那提州议员们也被深深打动。按照他们的提议,当地市长还为杨丽萍代表的剧组颁发了象征荣誉的金钥匙奖,并把《香格里拉传奇》的首演日确定为“香格里拉演出纪念日”。
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以《超越“大河之舞”》为题称赞道:中国制造了一部像爱尔兰踢踏舞一样阵势壮观的民族舞蹈——“云南映象”;《询问者》则称其为:“云南映象”是你所见过的最大,制作最精细的民族歌舞集。
2008年3月14日晚,《云南映象》改名为《香格里拉》在日本首都东京举行首场演出,2000个座位的文化村果树园剧场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把双手举过头顶长时间热烈鼓掌。此次在日本东京的12场商演,28000多张入场券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售罄。
演出主办方之一日本TBS电视台事业局长狩野敬说,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美轮美奂的歌舞,相信一定会给日本观众注入新的活力。据主办单位介绍,《云南映象》在日本演出市场创下两项纪录,一是日销售门票超过5000张,二是上座率达到100%。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9772.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