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鉴赏 > 正文

秋诗篇篇 秋意绵绵 北舞《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首演舞评

秋诗篇篇 秋意绵绵——中国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首演文/方言 图/舞光实摄
人们通常把一年之中最美的秋天,比喻成“金色的季节”,这是因为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十年秋雨十年灯,一场秋雨一场寒,进入深秋时节,一叶知秋,萧瑟凛冽的秋风,无情地吹黄了叶树,落叶翻飞,多少又有些伤感和无奈,因此有人说,秋天深藏着生存的力量和豪情。而秋天又注定是个有故事的季节。在这样一个夜晚,在北京舞蹈学院新剧场,那个秋天里的女人,款款走来,用她传奇的一生,再现女性自由的理想和民族复兴的理想。
 更多精彩剧照请点击
中国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是一部讴歌伟大女性理想的作品。虽然舞剧主要刻画人物是秋瑾,但该剧却并不是一部讲述秋瑾短暂却充满传奇人生经历的“人物史剧”,相反,编剧、编导等舞剧主创们,通过采撷和截取几个重要的人生历史片段,力图通过“秋雨、秋赋、秋风”三幕加尾声的篇幅,以全新的视角和思路,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定义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秋瑾。 
作为北京舞蹈学院2013年冬季演出季的重头戏——中国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演员不到50人,而且几乎全部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编导系和青年舞团,历时一年的排练磨合,也是在不耽误学生课程的业余时间争分夺秒精益求精,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最佳平台,演员们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进步很快,收获很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部舞剧的主要演员表演精彩而成熟,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杨笑婷和来自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的刘芳,先后上阵,分别饰演不同时期的女主角秋瑾,难分伯仲,两位舞者的表演不瘟不火,把秋瑾似水柔情、幽怨哀怜和刚烈正义的个性,刻画和表演得恰到好处。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青年演员孙科饰演的徐锡麟,气质洒脱而深沉;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王帅饰演秋瑾丈夫王廷钧,内心层次丰富。 
担任这部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的总编导、编剧和编舞,是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副教授——吴蓓。身为女编导,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表现手法,勾勒出秋瑾的悲壮人生。该剧与以往吴蓓担任编导的《满江红》、《紫气京华》、《天地之上》等表现手法和叙事风格完全不同,这部作品也是吴蓓继2010年的舞剧——改编自张爱玲小说《十八春》的《半生缘》之后,延续“女性风格”的又一部舞剧作品。吴蓓说她之所以选择秋瑾这个题材,是因为秋瑾这个女人的传奇人生、英秀气质和精神气度深深吸引了她,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让她延续了“女性题材”的再创作。2010年吴蓓担任编剧和总编导的舞剧《半生缘》,表现的是顾家姐妹曼桢和曼璐那种平凡女性的坎坷命运,力图通过创新的表现手段和形式语言来探索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深刻性,探索女性精神世界的细腻、柔婉和坚韧,从而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平凡人的困惑和梦想。顾家姐妹俩与进步、昂扬的秋瑾,完全不是一个类型,吴蓓也希望通过这部舞剧艺术作品,延续她对女性精神世界“美”的探索,以及中国舞剧“表现”手法和美学思想的探索,力图表达杰出女性的思想与追求,以中国女性在历史上的进步来揭示人性内在的丰富性,发掘精神层面美好的境界。 
为了避免人物塑造上的“假大空、高大全”,着力刻画出真实自然又血肉丰满的秋瑾,2012年,吴蓓曾专程到秋瑾的故乡——浙江绍兴进行实地采风、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她的新发现以及阅读女诗人秋瑾所写的大量诗赋后的心得与感悟。吴蓓在场刊节目单中的导演阐述中说:一个秋天里出生的女人,一个抒写很多“秋诗”寄托理想情志和忧国情怀的女人,一个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以自己的生命引领女性进步和民族进步的女人,秋瑾深深感动了我。在那样的秋天里,我感悟到她生命的意义,感悟到她秋诗篇篇秋意绵绵——中国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首演文/方言图/牟可那种深沉的美丽和果敢的豪情,在这个女人的精神世界中,我探寻、遐想、有伤感有激励,创作已不仅是为了赞佩和敬仰,还有追思。由此有了全剧的构想“秋雨——秋赋——秋风”。 
女诗人秋瑾生在秋天,她所创作的诗篇,大多以“秋”为主题,蕴藏着浓浓的秋意。编导以“秋雨、秋赋、秋风”作为舞剧的幕次结构,让观众对秋瑾的形象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不再禁锢于手拿东洋刀的“烈女”形象。舞剧一开篇,就以简洁自然的舞美背景,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典型民居建筑风格,从学生时代出类拔萃、心怀梦想,到留洋寻梦回国后在思想和行动上的进步与追求——自由梦想和民族曙光,这是秋瑾对“理想美”的追求。与“鸟”的倾诉到渴望像“鸟”一样飞翔,是贯穿全剧秋瑾精神的意蕴象征。“鸟”的自由双翅,承载着秋瑾的人生理想。在这部舞剧中,编导还采用了许多“意识流”、“蒙太奇”等表现手法,尤其是通过“闪回”的方式,构筑搭建出全新的心理空间,展现了身陷囹圄被关押在狱中的秋瑾,依然惦念着她未完的精神自由梦想和民族复兴理想。 
全剧结构紧凑又完整,同时编导在编舞中将文化、审美和创新有机融合。一幕中私塾学童与小秋瑾的舞蹈情趣生动,意蕴深长;官宦妻妾的宫廷群舞,男子舞蹈气势辉煌,女子舞蹈更是飘逸飞扬,顾盼生辉,妙曼生情。二幕冲出樊笼东渡扶桑的留洋岁月开始了,男子群舞“海浪”优雅而富有张力,与秋瑾舞蹈的交融,烘托出了秋瑾自由豪迈的理想情怀。剧中几段重要的群舞段落,与个性鲜明的主题音乐配合地非常默契,很好地烘托了剧情发展,有效地外化了人物的情感世界,无论是秋瑾豪情舞剑引领女人放足的女子舞段,还是留洋寻梦中留学生激情昂扬的舞段。而秋瑾渴望挣脱封建礼教下婚姻束缚的双人舞,厌恶丈夫王廷均腐朽奢靡的官宦生活的双人舞;秋瑾与徐锡麟心心相印,共同期盼民族曙光的前后两段双人舞;秋瑾英姿飒爽、女扮男装操练光复军,策划武装起义的舞段;以及她就义前抒写绝笔诗篇时憧憬着女性精神自由境界的女子舞段等,都显现出编导独到的语言功力,深厚的编舞功力,人物塑造有深度,艺术审美大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摒弃了豪华繁复的布景和道具,而代之以简约自然、象征性强的天井深宅、碧海蓝天、江南水乡等作为背景,剧中“深宅”、“海浪”和“水乡”的幕次场景,是编导吴蓓对秋瑾内心世界三个重要阶段的意象定位,既是生活环境的,又是心灵情感的。尤其是编导巧妙地运用“床榻”、“烛台”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舞蹈道具,为人物刻画和塑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演员身处这些场景空间的舞蹈,使舞剧增添了许多独到的新意。其实,观众要欣赏的,主要是演员如何用舞蹈本体语言去演绎剧情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舞美的华丽与否则次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创作中,在渡海寻梦情景里,并没有按照常理出牌,没有使用具有日本风情音乐元素来为主题服务,留学期间,女主角秋瑾与几位革命志士结义,服装采用的都是西服,也没有一点日本元素,这样的艺术处理,不落俗套,简洁大方,突显出编导着力于塑造秋瑾内在精神形象的创作意图。 
这部舞剧很“中国”,创作宗旨是精神的写意和表现,但编导又力图将这种“表现”隐含在生动的形象塑造和情境揭示中。创新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舞蹈编排、服饰舞美、道具运用等,包括传统舞蹈语言的继承和当代审美形式的创新。塑造刻画的人物形象——秋瑾,对当下女性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也具有现实意义。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