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巴舞 传统舞蹈需要创新
- 舞蹈鉴赏
- 2018-11-09
- 851
“传统的热巴舞因为增加了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既不失古典元素,又兼具现代美。”在11日晚落幕的第三届西藏专业舞蹈大赛上,评委们如此评价大赛一等奖作品--热巴舞蹈《热萨玛》。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由12个节目组成,全套演出需要5个小时。
热巴舞是藏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它以铃、鼓舞为主吸收了弦子、锅庄、踢踏、说唱、韵白、哑剧、杂耍等表演形式。据有关资料记载热巴舞起源于琼波丁青,其创始人是11世纪大觉悟者琼布·米儒推巴嘎,也称米儒日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舞蹈时,男执“香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到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也称为“热巴”。
《热萨玛》的编导向阳花如释重负,之前她一直对自己大胆改造和创新热巴舞的做法忐忑不安。“事实证明,传统舞蹈需要创新。”她说。
作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巴舞,起源于西藏东南地区,以铃鼓舞为主,其舞姿粗犷豪放而流畅,表现内容大都是避灾祛祸,庆祝丰收,祈愿吉祥等。
向阳花在《热萨玛》中融合了西藏那曲、昌都等地区热巴舞蹈元素,在原来单纯的击鼓形式基础上,增加了多元的艺术表达手法,使其形式和内涵更为丰富。
同时,在表演服饰的设计上也独具匠心,白色的三面鼓做成的头饰、腰饰和背饰,让人耳目一新;表演者胸前、裙角上那些不同色彩的符号、图案与舞蹈内容及热巴舞的特点完全融合。
向阳花说,西藏传统民族舞蹈仅注重情感的纯朴表达,随意性较强,而当今的舞蹈除了情感的表达,还要尊重大众的审美,所以,传统的舞蹈动作、姿态直至服装道具等,都需要通过再创作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西藏,跟热巴舞一样,许多原本濒临消亡的传统舞蹈通过丰富和创新,得以传承并焕发新的光彩。
作为本届舞蹈大赛评委,巴桑次仁说,他在本届舞蹈大赛上看到编导们有很多创新的东西,舞蹈技巧、表现手法、舞蹈内涵等新意颇多,涉及的题材也更为广泛,很多舞蹈增强了故事性和思想性。
他说,创新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追求千变万化,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作者不得不在吸收、借鉴传统舞蹈精髓的基础上,对舞蹈观念、内容、风格、形式等进行创新,增强作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据了解,西藏文艺近年来在创新中发展迅速,文艺舞台生机盎然。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到2007年,西藏自治区直属专业团体新创作剧目30多台,7地(市)专业文艺团体新创作剧(节)目近300个,其中包括京剧与藏戏《文成公主》、大型乐舞《珠穆朗玛》、大型歌舞晚会《多彩哈达》《天上西藏》《雪域彩虹》《向着太阳歌唱》《和谐颂》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民族特色突出、时代气息浓厚,多次在国际国内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奖。其中,《多彩哈达》荣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音舞类剧目金奖,《文成公主》入选2007年度国家十大舞台艺术文艺精品剧目。(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1864.html
上一篇:谈我心中的舞蹈
下一篇:中国古典民间舞蹈现代化(下)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