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鉴赏 > 正文

《快乐的罗嗦》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舞蹈编导:冷茂宏

舞蹈音乐:杨玉生

舞蹈首演:1959年四川凉山

首演团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荣获奖项: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

该舞蹈创意来自编导有感于四川凉山彝族青年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后的时代变迁。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播手段的制约,建国初期凉山彝族地区仍然保留着奴隶制。解放后随着民主改革的深入,奴隶制逐渐被推翻,被解放了的彝族奴隶,在社会变革的新制度下感受到以往社会生活所没有过的新体验。而这些新的体验又反映在个人的精神面貌上,过去曾经备受压抑、低沉、认命的生活基调,被一种愉悦、向上、奋发的整体感觉所替代。作者从这一基点出发,通过欢快的节奏、轻巧的舞步,有感而发地进行作品创编,努力体现凉山彝族人民面对新生活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主体精神与热情奔放、朴实、爽朗、坦诚的民族性格。

《快乐的罗嗦》创作的舞蹈原型,来自彝族祭祀舞蹈《瓦子嘿》,该舞蹈是凉山地区一种较为普及的丧葬舞蹈,不仅仅是丧葬时候跳,日常生活中也跳,其主要特征是随着强烈的节奏快速走动,并伴随着一定的喊声,同时唱诵着悼念亡灵的祝词。编导在该舞蹈的“走”与“说”上大做文章,使之成为该舞蹈的动作生发的动机,为了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作者在原生态舞蹈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例如将原先沉闷的走步改成欢快轻巧的甩摆手小跑步,将原来低沉神秘的悼词,改成歌颂共产党歌颂新中国的颂词,从动作的形态到舞者的心态以及作品的唱词上,都进行了加工变革,以求对应它热情奔放、欢乐向上的情绪表达与农奴翻身得解放的内容阐述。

该舞蹈在动作语汇的处理上注重作品的洗炼和民族舞蹈自身风格韵律的表达,没有选择高难的技术技巧和复杂的动态形式。整个作品以甩手小跑步为主导,进行动作的重复、延续、发展、变化,同时也吸收彝族其他舞种的动作,来弥补和完善“原型舞蹈”缺乏动态的不足。例如舞蹈中的大八字步、拐腿、荡裙、商羊腿、前摆脚、蹲裆步等步伐,以及

在小甩手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体前小双晃手、双摆手胸前划圆等动作,都是从别的彝族舞种中借鉴变化过来的。值得称赞的是,该舞蹈动作选材虽多,但整体审美较为统一,可以看出该编导曾刻意用《瓦子嘿》的动态审美对所借鉴的动作进行修饰、整理、加工,目的是使该作品最终达到“动作丰富”、“风格统一”、“神形一体”的审美追求。

在作品的调度上,编导追求的并不是作品在多层空间上的运用。整个作品是在二度平面空间展开,队形变换也以横排与直线为主,对比只有在男女横排交错的过程中才得以体现,男女上下互换进行动作展示是该作品空间变动的最大特征。该作品线路调度没有复杂的变化,以左右横穿,前后推进为主,强调在简单的运动路线中,展示步速的轻快与身体的跳动是该作品的创作特色。

在动作的节奏处理与时间的安排上,该作品没有过多复杂的变化,基本是以平均快速时间节奏处理为主,即整个作品一直都在快速平均的节奏中进行动态的展示,当然中间也会有少许停顿,以及一些动作因自身的幅度,而产生必要的缓动处理(目的是为视觉兴奋点的推进进行必要的铺垫),但是整个作品的时间节奏,基本上还是以快速均衡处理为主,目的是为了配合活泼跳动的作品动态视觉。

该作品以小见大、以朴实见真情,不刻意张扬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复杂性,以彝族传统的舞蹈语汇作为作品的基点,充分体现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并紧扣舞蹈长于抒情的特征,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单纯的情感,做到单纯却不简单,朴实却不落俗的创作特征,与此同时还抓住民族精神,保持民族风格形式,展示出民间舞蹈淳朴、自娱的舞蹈特性。

该作品自1959年以来被广为留传,在当时还被评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典范,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上演率极高,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成为依靠民族传统文化认识生活、提炼生活、展现个性表达自我的精品之作。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