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鉴赏 > 正文

《丰收歌》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舞蹈编导:黄素嘉、李玉兰

舞蹈音乐:朱南溪、张慕鲁

舞台美术:杨国雄

舞蹈首演:1964年南京

首演团体: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

荣获奖项:1964年荣获第三届全军会演优秀作品奖和演出奖,

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

这个作品创作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国刚刚战胜三年自然灾害之后,1963年6月,在江南收割的季节,编导们深入到浙江富春江地区,亲眼看到许多劳动妇女从早到晚在稻田辛勤劳作的情景。那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动人的劳动场面,使编导产生了创作的激情,他们以“收割”这一最能体现人们精神面貌的劳动环节作为题材,围绕着集中表现

人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和劳动时的热烈气氛,创作了这个女子群舞。

一片金色田野的布景说明到了收获的季节,两排劳动女性从舞台的左右两边斜线出场。她们挥动镰刀,一排排、一组组,在稻田里忙碌地收割。并排又分开,横线又直线,反复以镰刀的砍、挥等动作再现江南一派丰收景象。望着金灿灿的成堆稻谷,她们擦去辛劳的汗水,感到丰收的喜悦,看到还未割完的庄稼,心中又高涨起热情与干劲儿,镰刀与稻谷齐飞舞,激情的挥洒与火热的收割相伴随。你进我退,你先我后,穿插又重叠,不停地以手臂的横挥摆、竖抛、立圆抛及跪、半蹲、立上的姿态来表现劳动紧张又热烈的气氛,最终舞蹈在大家手臂的连续摆动的收割动态中结束。

《丰收歌》的创作基点是丰收时的喜悦心情,为了充分传达这种面对劳动果实时,劳动人民心中无法按捺的喜悦,编导在收割场景的表现上做足文章,通过对“收割”的多层次描绘,把喜获丰收的愉悦情绪层层渲染,以突出喜悦、欢庆、热烈的气氛。作品以下田劳动、小憩、收割竞赛三段构成,为了表现劳动妇女热情豪爽,不让须眉的性格和干劲,舞蹈的语汇以动作风格较刚健的“泰兴花鼓”的“颠三步”、“喜鹊登枝”、“四方步”等几个动作为基础,将其中的动律提炼变化,并结合生活中的动作和劳动妇女的性格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民间舞的动律和元素来表现特定场景和典型人物,并在动作效果上力求鲜明的对比,别具特色的出场矮步即有高低、前后、仰含、正反的对比。为了使“泰兴花鼓”中头部的摆动适合于角色,编导运用了草帽,这也与生活的真实相符。有了草帽,头部显得动作幅度较大,稍一摆动即可,这样既能保留原有的头的动律,又避免原来民间舞中头部过大的摆动产生的“楞”的感觉,强化了收割竞赛的紧张气氛,一举三得。这样的方法,使丰收中的妇女形象既有地域性的艺术特色,又不脱离生活,而且具有典型的时代风貌,达到了艺术的真实。作品所有的动作都围绕“收割”的主题,没有多余的表现,非常紧凑凝练。收割的动作体现于手臂上,主要以在体前从右至左大弧线的挥动、膝前小的翻转镰刀的左右摆动来表现。除语汇的使用精炼有新意,这个作品还有两个特点:一是道具的使用,另一个是队形、构图的变化。道具是一条长纱巾,中间为白色,两头渐变为金黄,有了与稻穗色彩的统一,加强了模拟的效果。它既是擦去汗水的手巾,又是扬场时伴着歌声飞向空中的稻粒。当一排人同时并进时,纱巾似稻谷遍野,金辉一片;当四排人交替起伏时,它又似稻浪荡漾,波波涟涟;当所有人围成圆圈向上抛巾时,它又似金粒归仓,洋洋洒洒;当两排穿插时,它又似稻穗飞舞,跃跃翩跹。这条一物多用的长纱巾,在作品中不离演员之身,处处显出亮色,把江南丰收的红火景象推演到高潮。在形象的创造上,语言的丰富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后来舞蹈道具的创造性使用给以启示。在构图的变化上,多运用大幅度的变化来显示劳动气氛的热烈,如“三排割稻,前两排低,后一排先起,继而一层层的再起,试图表现出人在一望无际的高过腰的稻浪中忙碌。四行轮

番的构图与动作是表现人在稻浪中身体起伏的劳动。又如一大排低的左右摆动动作,是表现一群社员从远到近,集体往前割的情景”①。为了表现抢收的紧张,采用了一个快速“收缩”之后紧接一个大的“开放”,象征大家共同割完一块田,又割另一块的繁忙。画面与构图的变化和道具运用互相融合,互相衬托,达到互相辉映的效果,使一派繁忙的丰

收景象更形象、更有生气地呈现于舞台之上,生活激情和劳动气息扑面而来,女性之美、劳动之美、健康之美共同引人入画。

该作品荣获1964年第三届全军会演优秀作品奖和演出奖,后被收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旭日东升》;1994年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奖。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