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舞剧《雷雨》
- 舞蹈鉴赏
- 2018-11-09
- 1020
“如果我哭喊,各级天使中\有谁听得见我?即使其中一位突然把我\拥向心头;我也会由于他的\更强健的存在而丧亡。因为美无非是\我们恰巧能忍受的恐怖之开端,\我们之所以惊羡它,则因为它宁静地不屑于\摧毁我们。每一个天使都是可怕的。”(里尔克《杜依诺哀歌》),观赏舞剧《雷雨》时我不禁会想起这段话,《雷雨》中那乱伦、偷情的故事,毁灭性的人生悲剧,饱和、紧凑的人物冲突,频繁、剧烈的文本,暗含深意在视觉上造成强大视觉张力的舞蹈编排,将美的恐怖与恐怖的美昭示于人,使观众切身的感受到剧中人遍尝苦果、遭受来自命运本身死结性打击的重创,从感官上获得永久性的刺激与伤痕。
舞剧《雷雨》带给我很多的启示:时代的哗变,生命中的欢乐原来是如此的滑稽和悲凉,当人的动物性和精神支柱发生了错位和尖锐对立的时候,人的死穴被撞击的那样无情,编导王玫用舞蹈肢体语言诠释了一个极具个性的《雷雨》,脱离原著,将剧中人物在暗处的思忖在明处用舞蹈语言诉说的淋漓尽致。
在舞剧《雷雨》中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编导摆脱文学剧本固有模式的个性化创作,将繁漪作为主线,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从而主题更集中的来表现人性,当下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舞剧大体有两种倾向:要么忠实于原著,朝着忠实于原著的极端发展,对细节越忠诚越好;要么抛开原著的体例,进行不忠的发挥,朝着不忠的极端发展,越具有个性的张扬反而会离大师的思想越近。编导王玫属于后者,是一种意图汲取文学大师作品精髓的个性化创作方式。在繁漪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上,王玫倾注了最大的同情和艺术的灵性。繁漪阴鸷而果敢,哀静而乖戾,封闭而阴冷的家庭压抑了她的活力和个性,把她生命的热情扭曲成带有破坏性的偏执,悲剧虽不因她而起,但她显然加剧了悲剧的进程。对繁漪的理解牵涉着对《雷雨》主题的认知,她是一个最具有“雷雨”式的性格,“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的热情是浇不灭的火,上帝偏罚她枯干的生长在砂上,她的美丽的心灵被环境窒息变成了乖戾。她的生命如雷的爆炸,电的闪光,无论是爱还是恨都是一团火,燃烧了别人。她有一颗强悍的心,她不是所谓的“可爱”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锐的,她有她的的“魔”,她的魅惑性。无论干什么都有一股“蛮劲”, 在王玫颇具想法的动作设计下,无论你喜欢繁漪还是不喜欢繁漪,都不得不承认她肢体语言的的深厚丰满,她特异的性格在夸张变形的动作中焕发的光彩。她的形象像雕塑家手下的塑像,最明晰最细致的纹理,都显示着鲜明的性格。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复杂的心理,交织着错综矛盾的情感,具有魅力的却未免有些阴鸷可怖的性格中,折射出的封建专制环境的沉重的压力,那种把一个女人心灵――美丽的心灵,扭曲得令人震惊的精神虐杀。她像是一把利刀,她的爱和恨都带着一道道的血痕和深重的创伤。她又是那么软弱无力,她对自由的渴望真像大旱之年盼着几滴雨露。但是,她终于逃不出那漆黑的残酷的井。舞蹈中繁漪像狗一样的乞求周萍的爬地动作,像一把利剑穿透舞台,刺到观众的心里,使悲剧的意义更加突出,在理性的层面上让我们扪心自问:像繁漪这类有着美丽的心灵,却由于社会的压制,环境的窒息,变为乘戾,抑郁,为人所不能理解,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现社会里到底有多少呢?
该舞剧处理的精彩之处还表现在繁漪、周平、四凤三个人的矛盾纠缠关系。让观者能一下子把握到冲突的关键之所在,及人物的性格特点,三个舞者同时成为视觉的焦点,以相互的配合形成了“一个轴心,两个焦点”,在捕捉动态时,“互为接触”是前提,但需以“轴心”为轴,一个“支点”主动,而另一个“支点”随动。在漪、平、凤三人中是以周平为“核心”,四凤、繁漪分别为两个“支点”,不断变化。四凤单纯而善良,在一切旧的势力犹如铁壁的压迫下不知如何面对,但她仍将手伸向周平,渴望着美好的生活。而周平身负与后母乱伦的罪恶感,他厌恶着自己的生活,想悔改“以往的罪恶”,他抓住四凤不放手,希望籍由一个崭新的灵魂来洗涤自己。繁漪则紧紧的抓住周平,努力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她不悔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险的老道”。三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所期望达到的不同目的,都为舞蹈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编导正是在三者交错的冲突过程中得到了更大的语言发挥空间。四凤的逃、周平的追、繁漪的缠,形成了可视性非常强的舞台三人流动构图,并时而穿插两人的矛盾纠缠动态,将人物关系和性格特征明确的呈现在了观众眼前,更加完美的诠释了人性。
反思:观看舞剧《雷雨》的观众不会有被安抚的快感,相反,却要饱受感官的惊悚与心灵的震颤。正如王尔德在《狱中记》所预言的那样,“现在艺术的真正目的不是追求广度而是追求强度”,而《雷雨》的强度,不正是来自感官的刺激,来自灵魂的战栗吗?舞剧《雷雨》使我们反思很多,它是一个精神的悲剧。今天也许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其实并非如此,当社会的宽容与开放的程度加大之时,外在的限制减弱,而心理的困惑增多,这迫使我们必须思索什么是“不可以”,思索人类的核心价值的存在意义。其实《雷雨》通过其悲剧结局,告诉了我们很多“不可以”,比如在情感欲望的追求上不可以随心所欲,在爱情的自主选择上不可以悖逆人伦,在悲剧责任的问题上不可以放弃承担,等等。因为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绝对孤立的,这是我们共同的现实。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2169.html
上一篇:梦中国印象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