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演出 > 正文

大剧院十月绽放舞剧奇葩 展现西北文化精髓(图)

宁夏《花儿》剧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宁夏《花儿》剧照

甘肃《丝路花雨》剧照

甘肃《丝路花雨》剧照

舞蹈资讯报道 金秋十月,两部民族舞剧的“奇葩”将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相继“绽放”。这就是将于10月12至13日上演的《花儿》和10月22至24日上演的《丝路花雨》,虽然两部作品的创作相隔了整整30年,但却都堪称是展现我国大西北文化精髓的精品佳作。

老经典演出1600场 新佳作参演《复兴之路》

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丝路花雨》在中国舞蹈史上是一部举足轻重的作品,它创作于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时至今日,它的问世仍被看作是中国舞蹈界乃至整个文艺界的一颗“原子弹”,无论业内人士还是普通观众都为其所塑造的独特美感与艺术高度而惊叹,称其为“思想解放的硕果,文艺春天的报春花”。首演至今的30多年时间中,《丝路花雨》出访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早已成为了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去年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更是突破了1600场的上演次数,创造出舞坛的新纪录。

创作于2009年的大型回族舞剧《花儿》虽然是一部新剧,却是由奥运会开闭幕式副导演张继钢历时三年之久创作而成。他表示:“一到宁夏,心一下子变得宁静、安详,特别想为宁夏创作一部只属于宁夏的作品。”为此,张继钢刻意求新、求变,力图表现出不同以往任何舞剧的独特气质。在之后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时,张继钢还特意将《花儿》中“金色汤瓶”一段“移植”到了《复兴之路》中,也足见张继钢对于《花儿》的偏爱。

一个复活敦煌壁画 一个展示民间艺术

《丝路花雨》取材自敦煌壁画,全剧用舞蹈语言“复活”了敦煌壁画,并从此开创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敦煌舞”。全剧的舞蹈动作是艺术家们从2000多尊彩塑、4万多米壁画中“提炼”的,他们将静止的画面变幻为连贯的舞蹈,就像把一个个孤立的文字,变成了情趣盎然的诗篇。其中“琵琶舞”、“波斯舞”、“盘上舞”等经典段落更是被公认为中国舞坛的经典。

《花儿》则取材自宁夏回族的一种民歌形式,将宁夏“花儿”与回族舞蹈融为一体,讲述了黄土高原上一段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更凸显了生灵共爱、万物归源的和谐主题。其中金色汤瓶片段、群羊欢舞片段、回族踏脚片段、“花儿”歌会片段等都十分精彩。贯穿全剧的三段爱情双人舞更是令人过目难忘。

《花儿》剧情简介:

在中国大西北曾经的沧桑岁月,黄土塬上云朵般的羊群中,美丽的回族歌手花儿与善良的牧羊人羊哥偷偷相爱。权势的草大对花儿垂涎已久,花儿向他提出在 “花儿会”上比歌。节日般的“花儿会”豪放壮美,骁勇的“踏脚”与粗犷的飙歌此起彼伏。不料花儿却在喧腾的歌会后神秘消失……

关于《花儿》的各方评价:

《花儿》处处让我们看到舞蹈艺术独特解释故事的灵慧,而这种灵慧其实就是编导的灵慧。

―― 于平 (文化部科技司司长)

这部舞剧是宁夏、中国舞蹈园地和张继钢艺术生涯里盛开的一朵美丽的花。舞剧结尾画龙点睛点到“花儿”的精神,也就是回族的乐观,是顽强的、生命的灵动与爆发。

――肖苏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授)

张继钢对细节的把握让人肃然起敬,他非常会用舞蹈讲故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这个作品体现出来就是一种所谓艺术大师的风范,他很讲究完美细节上的刻画,体现在对戏剧情节以及人物关系的设置层面,也体现在导演的主体意识的凸显这些层面。

―― 罗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

《丝路花雨》剧情简介:

唐代,丝绸之路上,画工神笔张父女救起了困倒在沙漠里的波斯商人伊努斯。途中又遇强人,女儿英娘被抢。

数年之后,伊努斯仗义疏财为已沦为百戏班子歌舞伎的英娘赎身。神笔张依照女儿的舞姿画出了敦煌壁画的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随后英娘便随伊努斯出走波斯。

英娘跟随伊努斯奉命使唐,阳关外又遇强人。父女二人虽再度相见,却是生死诀别,神笔张举笔问苍天,不朽之魂长眠敦煌…

关于《丝路花雨》的各方评价:

这是一个杰出的演出,一定能够轰动巴黎的。

――让菲莱卡(法国文化部长)

这个剧的舞蹈非常好,服装、道具、布景、音乐都十分和谐。

――古雪夫(苏联著名舞蹈家)

这是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舞剧,表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与各国人民有友好的联系,这是一个具有审美力量的舞剧。

――伊文思(荷兰著名导演)

演出精采,化妆漂亮,服装华丽,富有魅力和异国风情,称得上是一部壮观的史诗。

――法国《震旦报》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