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知识 > 正文

芭蕾王国的男明星们

在芭蕾近五百年的历史上人们对塔里奥妮、格丽西、巴甫洛娃、乌兰诺娃、芳登这样的一些女明星都很熟悉,而对那些曾经在芭蕾舞台上闪烁过的男明星们却似乎了解甚少,殊不知最早的芭蕾舞全是男演员跳的。即使女角色也由男演员男扮女装。在今天芭蕾男明星们的威望也并不低于他们那些誉满全球的女舞伴。

被人们称为“舞蹈上帝”的奥古斯特维斯特里斯1760年3月27日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芭蕾世家。父亲是意大利人,后来移居法国,成为十八世纪最著名的芭蕾演员。母亲也是一位芭蕾演员,是小奥古斯特的启蒙教师。1772年仅十二岁的维斯特里斯在歌剧《五十周年》中首次登台演出便轰动。评论家们称他为“神童”、“奇迹”,预言他前途无量。十五岁时他被当时的芭蕾艺术中心――巴黎歌剧院录取,十六岁破格升为独舞演员,而十八岁时已成为巴黎歌剧院的首席男演员。

维斯特里斯创立了一个完全崭新的舞蹈风格。古典主义的芭蕾提倡一种高雅庄重的风格,所以男演员的舞蹈基本上不离开地面,很少有跳跃和急速施转的动作。另外在当时芭蕾男演员都分为英雄、田园(牧童)和滑稽三种类型。维斯特里斯不仅大胆地发展了男演员的技术,把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他完全打破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界限、把英雄、田园和滑稽三种风格溶为一体。可以说正是维斯特里斯的舞蹈风格为十九世纪的男性舞蹈树立了楷模。

维斯特里斯的舞蹈充满阳刚之气。他发展了父亲的原地踊跃动作,腾空而起冲向远方,以至评论界异口同声地说队不是在跳,而简直在展翅高飞,后来有人干脆叫他“长翅膀的维斯特里斯”。他的打击动作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据目击者回忆1786年维斯特里斯在伦敦演出时用双脚做的打击动作是那样的惊人,以致于在座的女士们都被吓了一跳,认为他落地非骨折不可,然而维斯特里斯却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这些从未见过的高难度动作,令满堂观众赞叹不已。维斯特里斯的旋转动作更是令人叫绝。他以前的男演员,包括他父亲在内的旋转都比较缓慢,柔和而且数量不多。维斯特里斯的旋转则急速、有力、而且一次能转好多圈。18世纪伟大的芭蕾改革家诺维尔虽然对维斯特里斯的艺术持某种保留态度,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位“欧洲最了不起的舞蹈家无所不能”,还说:“在维斯特里斯之后男女演员都开始转起来,并把观众都转糊涂了。”里昂的一位评论家在看了维斯特里斯的演出之后写道:“说真的,这位舞蹈家的艺术实在令人惊讶,与所有关于人的理论背道而驰的是他的灵魂全在他的脚里面。”

但维斯特里斯绝不是一个只注意技术的技巧匠,他首先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在许多舞蹈剧如《第一个航海家》、《普叙赫》、《巴胡斯与阿里阿德娜》、《帕里斯的裁决》、《舞蹈狂》中充分表现了自己非凡的表演才能和深入刻画人物形象的天赋。他的哑剧表演尤为出色,因此当他年近半百感到已不能象过去那样以辉煌的技术征服观众时,他改演了一些哑剧性的角色:1808年在舞剧《安东尼与克列奥巴特拉的爱情》中扮演安东尼,1812年在舞剧《浪子》中扮演浪子等。他在二十五岁高龄时最后一次登台演出,与当时最走红的芭蕾明星玛丽塔利奥尼表演小步舞曲和加沃特舞曲。就连过去从未看过维斯特里斯精彩表演的观众也为这位老人高雅洒脱的台风所感动。演出结束时整个舞台都撒满了鲜花,塔利奥尼恭恭敬敬地把它们都献给了这位“舞蹈上帝”。维斯特里斯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舞蹈家,同时也是位杰出的舞蹈教师。他的学生中有丹麦最著名的舞蹈家和编导布农维尔,法国著名编导佩罗。当时芭蕾舞界的三大女明星――塔利奥尼、格丽西和爱丝勒尔也经常到他开办的学校接受这位舞蹈大师的训练。

奥古斯特维斯特里斯于1842年5月12日逝于巴黎,但是他用毕生精力发展和传播的新型的男性舞蹈对整个芭蕾艺术的影响至今还在继续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

芭蕾史上的另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是俄罗斯舞蹈家瓦茨拉夫尼仁斯基。1890年2月28日尼仁斯基出生在基辅。父母都是波兰籍的芭蕾演员,他们带着三个孩子长期在俄罗斯巡回演出。因此瓦茨拉夫从小就受到芭蕾艺术的熏陶。他在巴黎成名后,《我无所不知》杂志的记者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学舞蹈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尼仁斯基回答说“我的父母认为教我跳舞就象教我走路和说话一样自然,我母亲肯定记得我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然而却说不出什么时候给我上了第一堂课。”

1898年尼仁斯基报考彼得堡舞蹈学校,在入学者试时差一点被淘汰。幸亏考官让他试跳一次大跳,尼仁斯基起跑之后象一只山羊那样跃起,在空中停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落下来。这一跳决定了他的命运。录取之后他在舞蹈学校经过九年严格训练,虽然个子不高,腿的肌肉过于发达,双臂不够长,但刻苦加上他那非凡的舞蹈天赋,使他成为全校最引人注目的“小天才”,备受教师们的器重。1907年尼仁斯基毕业后立即以首席男演员的身份被玛丽英斯基帝国剧院破格录用。

1907年9月17日尼仁斯基首次在帝国剧院的舞蹈台上跳了舞剧《巴希塔》中的双人舞。当时彼得堡最权威的芭蕾评论家斯维特罗夫在看了他的演出之后写道:“现在我们舞台上没有一个舞蹈家能与尼仁斯基相比。”而当时帝国剧院所有女明星都争先恐后与这位刚出校站的年轻人合作。但是1911年由于尼仁斯基在舞剧《吉赛尔》中擅自穿上著名画家巴克斯特新设计的服装而被帝国剧院开除。

1909年佳吉列夫开始在巴黎举办轰动全世界的“俄罗斯演出季”。尼仁斯基当时只有19岁,但他的舞蹈在一夜之间征服了巴黎城,成为贵族沙龙和街谈巷议的中心话题。巴黎的报纸更是不惜用早热烈的赞美之辞大量报导“当今维斯特里斯”所创造的奇迹。在连续四年的“俄罗斯演出季”中尼仁斯基先后在福金的《化装舞会》、《天方夜谭》、《阿尔米达宫》、《玫瑰精灵》、《彼得鲁什卡》、《兰色上帝》、《达弗尼斯与赫罗娅》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玫瑰精灵》讲述一位少妇刚从舞会回到家里疲倦地倚在沙发上睡着了。她手中的玫瑰芳香变成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从打开的窗户飞进来与梦中的少妇一起跳舞、旋转、飞翔,而在少妇即将醒来的一刹那间玫瑰精灵又飞出了窗外。尼仁斯基这最后的飞越使观众如醉如狂,暴风雨般的掌声淹没了一切,连乐队的演奏都听不见了。他那惊人的弹跳,轻如羽毛的落地至今传为佳话。《彼得鲁什卡》是一幕人生的悲剧。主人翁是具木偶,但它却具有人的感情。它不甘心受魔术师的操纵,但又无法获得自由。尼仁斯基极其细腻而深刻地表现了彼得鲁什卡心灵的痛苦、愤懑和不平。或许因为彼得鲁什卡的悲剧也正是他自己的悲剧。他的天才、人格和行动都为佳吉列夫所控制和利用,佳吉列夫把他捧上了高峰,尔后又将他抛入深渊。

1912年尼仁斯基根据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为佳吉列夫芭蕾舞团创作了《牧神的午后》。这是一部手法和舞蹈语言完全崭新的作品。它预示着20世纪中叶现代芭蕾时代的到来。《牧神的午后》一剧的演出在各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只有少数人认识到它真正的意义。1913年尼仁斯基又为佳吉列夫芭蕾舞团创作演出了德彪西作曲的《游戏》和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春之祭》,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914年他组织了自己的芭蕾舞团到伦敦演出,1916年回到佳吉列夫芭蕾舞团巡回演出于全球各地。1917年他终因不能忍受佳吉列夫的专横而与他决裂。但他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行动变得古怪、荒诞和孤僻。在过三十岁生日的前一天医生在他的论断书上写下:早衰性痴呆症。伟大舞蹈家的艺术生命就这样过早地宣告结束。1950年4月8日逝世前的三十年中他再也没有真正回到人间……

尼仁斯基是继维斯特里斯之后的又一伟大舞蹈家。他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男子舞蹈的语言和技术,恢复了男舞蹈演员在舞剧中的地位,并为芭蕾编导的新探索铺平了道路。为了纪念这位“舞蹈之神”巴黎歌剧院专门设立了尼仁斯基大奖以表彰对芭蕾艺术作出特殊贡献的男演员。

当代著名的苏联芭蕾演员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就于1964年获得这一殊荣的一位艺术家。1940年4月18日瓦西里耶夫出生在莫斯科。1949年考入莫斯科舞蹈学校。195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打破一切惯例以独舞演员的身份进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59年在格里戈罗维奇创作的舞剧《宝石花》中扮演主人翁达尼拉。达尼拉是一个民间艺人,他通过雕琢孔雀石花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人间的真、善、美。格里戈罗维奇为达尼拉设计了许多高雅难度的独白、变奏和双人舞。瓦西里耶夫以精湛的技艺出色地完成了所有的舞蹈段落,成功地塑造了纯朴、真诚、执着的民间艺人达尼拉的形象。评论界的观众一致赞扬这颗舞坛上初升的巨星。

1959年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芭蕾舞比赛上瓦西里耶夫不负众望,力克群雄,一举夺冠,从而进入了世界明星的行列。瓦西里耶夫的确身手不凡,他所有的旋转――原地转、大舞姿转、移动的平转、空中转都如旋风般急速有力、干净利落、他的弹跳也同样惊人,以致有人说他克服了地球吸引力,简直象是在月球上跳舞一样,在这方面无论是“舞蹈上帝”维斯特里斯还是“舞蹈之神”尼仁斯基都无法与他相提并论,怪不得有人说他创造了“人体动作的奇迹”!

1964年瓦西里耶夫在瓦尔纳第一届国际芭蕾舞比赛中捧走金奖,同年又荣获巴黎歌剧院颁发的尼仁斯基大奖,使他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号男明星。但是瓦西里耶夫并未丝毫松懈和满足。他坚持夜以继日地刻苦训练,在男子舞蹈前人尚未涉足的新领域中大胆实践,大胆创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执着地探索芭蕾艺术的奥秘,力求达到高超的技术与丰富的感情,完美的形式与深刻的内容之间的高度统一与和谐。他在《神驼马》、《彼得鲁什卡》、《蕾莉与米德荣》、《胡桃夹子》、《天鹅湖》、《唐吉诃德》、《吉赛尔》、《睡美人》、《斯巴达克》、《安加拉河》、《伊凡雷帝》、《罗米欧与朱丽叶》、《劳连西娅》、《舒拉列》等剧中所塑造的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包含了他多少心血、汗水和辛勤的劳动!他对每个角色都做出自己独特的解释,打上自己的“烙印”,使他们焕发出新的光彩。像《唐吉诃德》中的那位幽默、热情的理发师巴希尔过去有多少最优秀的演员扮演过,可瓦西里耶夫并没有单纯摹仿他们,而是走自己的中,对角色进行全新的再创作,有些动作是他自己独创过去从未有人做过的,使他的巴希尔带上现代青年的色彩,同时又不有脱离剧中所表现的时代特征。

格里戈罗维奇在创作舞剧《斯巴达克》时完全从全面展现瓦西里耶夫的天才出发。瓦西里耶夫与编导默契配合,完全投入角色的创作,他们共同塑造的古罗马奴隶起义领袖的高大形象堪称“世纪角色”,此剧也因之名扬四海并荣获苏联最高文学艺术奖――列宁奖。由于瓦西里耶夫对苏联芭蕾作出卓越贡献,1973年他被授予苏联人民演员最高称号。

瓦西里耶夫从1971年起在继续担任莫斯科大剧院首席男演员的同时开始搞舞剧创作。先后创作了舞剧《伊卡尔》、《啊,这些迷人的音乐》、《麦克白》、《脖子上的安娜》及许多小节目。世界最优秀的芭蕾舞团经常聘请这位超级明星参加演出。他与自己最忠实的舞伴也是他的妻子、世界级明星马克西莫娃走遍了全球,用他们精湛的艺术征服了千千万万的观众。1990年莫斯科大剧院为庆祝瓦西里耶夫50寿辰举行了隆重的演出仪式,在致答谢词时瓦西里耶夫表示只要他的心脏仍在跳动他就绝不放弃芭蕾――这项最艰难同时又崇高、最美好的艺术事业。

在谈到芭蕾王国的男明星时我们不能不提到曾经或者至今仍活跃在芭蕾台上的其他一些出类拔萃的舞蹈家。如从苏联移居西方的鲁道夫努里耶夫和米哈依尔巴雷什尼克夫,英国的安东多威尔,丹麦的彼得沙菲斯,美国的费尔南多布霍涅斯,法国的帕特里克杜邦等。他们都是二十世纪后半叶芭蕾舞坛上的超级明星。然而维斯特里斯、尼仁斯基和瓦西里耶夫仍象三座高峰耸立在群山之巅,成为芭蕾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舞蹈艺术家。

上一篇:舞蹈的知识

下一篇:当代舞蹈美学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