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析印度的音乐与舞蹈
- 舞蹈知识
- 2023-04-19
- 744
一、 音乐
印度音乐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公元前1500年前后问世的《梨俱吠陀》中的颂歌,可以被看作最早的歌词。《娑摩吠陀》则是上古时期的歌曲集,专供祭司在祭祀时吟唱。“娑摩”的意思就是曲调。因此可以说,同戏剧一样,印度音乐也很可能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
印度人将音乐视为一种能够使人的灵魂超脱俗世并升华到精神世界的崇高艺术形式。而印度文化历来就有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音乐自然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和心目占有神圣地位。泰戈尔对印度音乐就持有这样的看法。
古代典籍证明,印度在上古时代就有了专业歌者和琴师。一些公元前后的石刻中也出现了他们的形象。在吠陀时代,维那琴一类的弦乐器和横笛一类的管乐器就已被制作出来。现在印度常用的一些民族乐器与之一脉相承。可能是在吠陀后期,印度音乐家在观察到不同动物的鸣声存在音差之后,将四声音阶改进成为七声音阶。印度的七声音阶被认为分别代表孔雀、乳牛、山羊、鹭鸶、夜莺、马、象七种不同动物的叫声。《阿闼婆吠陀》中就有关于七声音阶的说明。在史诗时期,音乐在王室的扶植下获得迅速发展。公元前后,声乐从宗教仪式的要素演变成为一种高度世俗化的艺术。在器乐方面,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中提到的乐器就多达20余种。在乐理方面,除七声音阶外,这时还出现了印度音乐特有的七种调式。上文提到的《舞论》一书,虽然重点总结的是戏剧理论,但也是印度最早的音乐理论文献。婆罗多制定的音乐规则至今依然为印度音乐家所遵循。从迦梨陀娑的戏剧作品看,他也是一个深通音律的人。
“拉格”是印度音乐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梵文原意“色彩、情绪”或“着色”。在印度古典音乐中特指具有调式意味的曲调框架。拉格由规定的一组5至7个音组成,供即兴演奏或歌唱使用。其数量约300个,常用者约100个,但基本拉格为6个。这6个基本拉格是男性曲调,又由它们派生出一些女性曲调,名为拉吉尼。拉吉尼被人格化为拉格的妻子。每个基本拉格配有5个拉吉尼,总计36个曲调。特定的拉格和拉吉尼只能在特定的季节或一天中的某个时段演唱,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或情绪,即表现印度传统美学的九种“味”。否则将被认为不合时宜而受到嘲弄。印度音乐由此形成旋律优美、微妙细腻和变化多端的鲜明特点。
印度古典音乐最初为一个体系,但在发展进程中逐渐分为两大流派,即印度斯坦音乐与卡纳塔克音乐。印度斯坦音乐属于北方音乐体系,形成于14世纪,主要流行于北印度、东印度以及今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北部地区。它的世俗化倾向十分明显,受外来音乐特别是波斯和阿拉伯世俗音乐影响较多。16世纪莫卧儿王朝时代,古典音乐从宫廷流向民间。莫卧儿王朝开国皇帝巴布儿自己深通音律,第三个皇帝阿克巴也热心赞助音乐。实际上,除奥朗则布外,所有莫卧儿王皇帝都热爱并赞助音乐。印度斯坦音乐严格遵守拉格的时间规定,一般采用19世纪音乐家帕德肯代制定的以10种基本音阶为基础的10种同名拉格分类法。
卡纳塔克音乐属于南方音乐体系。起源于雅利安人时代,形成于14世纪以后,宗教色彩浓厚,受外来音乐影响较少,基本上保持了印度本土传统音乐的特色。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是卡纳塔克音乐的黄金时期。作曲家特亚加拉贾(1767-1847)、迪克西塔尔(1775-1835)和夏司特里(1763-1827)被并称为卡纳塔克音乐三杰。卡纳塔克音乐有72种基本拉格,依音阶中7个音排列顺序和音高变化的不同而产生,节奏规定没有印度斯坦音乐那么严格。
印度人能歌善舞,因而民间音乐也十分发达。古典音乐主要满足审美需要,而民间音乐却具有各种社会功能。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音乐。在丰收季节、娶妻生子之时,人们载歌载舞,以示庆祝。所以,在印度的山野林间、河流海洋之上,都可以经常听到旋律优美的歌声。西孟加拉、马哈拉施特拉和安得拉等邦的民歌都富于地方特色因而十分著名印度民间音乐的音域也十分宽广,许多民间歌曲可以达到三个八度。插曲丰富的印度电影的繁荣和普及,也推动了民间音乐的发展。印度诗人泰戈尔十分欣赏民间音乐。他在吸收民间音乐养分的基础上创作歌曲两千多首。这些歌曲又回到民间,为渔夫村姑所传唱。近来,西方流行音乐也开始传入印度,摇滚音乐受到城市里一些青年的欢迎。
印度乐器品种丰富,主要分为弦鸣乐器、革鸣乐器、体鸣乐器和气鸣乐器四类。其中七弦乐器维那琴、西塔尔琴、双面手鼓等都很有特色,也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印度音乐曾经对中国古代音乐产生巨大影响。在东汉时期,印度音乐随佛教一道传入我国。公元3世纪,梵教音乐开始在中国流行。在隋代,七声音阶传入我国。唐代音乐十分发达,其中就有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康居乐、西域乐等直接或间接源于印度的音乐成分。在现代,印度电影插曲《拉兹之歌》等亦曾风靡一时。
二、 舞蹈
在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出土的印度河文明遗物中,就有舞女青铜像和表现男性舞者的石雕像。它们说明,印度先民十分喜欢舞蹈。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神明是最初的舞者,表演创造、保护和毁灭之舞。按照传说,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湿婆是印度舞蹈的始祖。据说他会跳108种舞。宇宙就在他的舞蹈之中周而复始地走向毁灭和新生。他的舞王形象十分驰名。很可能,印度舞蹈也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最初的职业舞者,需要在祭祀时表演舞技以取悦神灵。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印度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舞蹈被认为是戏剧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公元2世纪时问世的《毗湿奴往世书》中还提到过一部舞剧的名字。显然,在婆罗多写作《舞论》之前,印度舞蹈就已经十分繁荣和成熟。根据《舞论》,舞蹈已是当时所有重要庆祝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舞论》为印度古典舞蹈制定了规则,而且至今依然是印度所有古典舞蹈形式的理论源泉。
印度古典舞蹈分为南北两大体系和四大流派。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每一种舞蹈形式在演变之后均具有独特的技巧,但它们还是拥有一些共同的审美原则和技巧特点,同时都从印度神话取材。
婆罗多舞 婆罗多舞是南印度的一种古典舞蹈流派。起源于今泰米尔纳杜邦。原系神庙舞女的敬神舞蹈。16世纪传入宫廷。现代形式的婆罗多舞是在18世纪晚期或19世纪早期发展起来的,但在1910年至1930年之间一度处于低谷,随后迅速得到复兴并登上舞台。婆罗多舞是一种独舞,通由一名女演员演出,题材为印度神话。舞蹈分为六节:1.序,祈祷并致礼;2.纯舞蹈,演员随鼓乐节奏起舞;3.短舞,以表情和手势简略表现泰卢固语或泰米尔语伴唱歌词的内容;4.叙事舞段,以动作、表情和手势细腻表现全部故事情节,同时模拟几个不同角色;5.抒情舞段,以轻快的舞姿表现对婶的赞颂;6.纯舞蹈,动作迅疾,收煞爽利。第四节为舞蹈中心和高潮,演员须在作为道具的供盘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舞姿取自并模仿印度雕刻作品,演员须曲膝而舞。
卡塔卡利舞 卡塔卡利舞也是南印度的一种古典舞蹈流派。起源于今喀拉拉邦。“卡塔卡利”意为“故事表演”。该舞蹈实际是承袭古代梵剧形式的舞剧,而且至今仍以梵语诗歌伴唱。当地民间在古代曾经流行演出舞剧,内容为神话传说,演出单位既有乡民剧团,也有职业剧团。卡塔卡利舞即从这些舞剧演化而来。该舞蹈植根于1500年前,在印度西南沿海流行也已近300年。主题多取自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经常在乡间神庙旁露天舞台通宵达旦地演出,月明之夜通常在旷野演出。舞者均为男性,运用24种基本手势、面部表情和动作叙述剧情。面部化妆浓墨重彩,类似中国京剧脸谱。绿脸代表高贵英武的正面人物,绿底红花脸代表妖魔,橙色脸代表王后、公主等由男性扮演的正面女角。化妆一次,须花费三个多小时。服装和头盔均亦十分考究。
卡塔克舞 卡塔克舞是北印度的一种古典舞蹈流派。起源于今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的寺庙。“卡塔克”意为“说书人”。这些说书人在寺庙里讲述往世书中的故事,常以歌唱和舞蹈动作助兴。卡塔克舞由是诞生。最初与婆罗多舞非常相似。一度曾经是表现黑天与罗陀爱情故事的歌舞剧。穆斯林入侵后,卡塔克舞一时销声匿迹。后在17世纪始由莫卧儿皇帝恢复。莫卧儿王朝舞蹈音乐的影响使这种舞蹈的形式发生很大变化。演出地点也从寺庙转向宫廷。今天,卡塔克舞依然凝聚着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两种文化的成分。男女舞者可对舞蹈段落自由发挥节拍迅疾,动作复杂,强调旋转和足部动作,舞者踝系脚铃,脚掌配合鼓点快速踏击,铃声铿锵,令人闻之动容。其服装与主题多取自莫卧儿细密画。如果说婆罗多舞重在手势,那么卡塔克舞则强在足功。
曼尼普里舞 曼尼普里舞也是北印度的一种古典舞蹈流派。起源于今印度东北部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曼尼普尔邦。最初是山民在举行宗教仪式时跳的集体舞,表现内容属于地方文化,后受毗湿奴教派影响发生变化。早期舞蹈内容以舞王湿婆及其妻子雪山神女为中心,后受虔诚运动影响而以表现黑天与罗陀的爱情游戏为重点。最初的民间舞蹈经与古典舞蹈结合而成为一种抒情舞蹈。舞蹈音乐旋律古朴,舞蹈动作流畅娴雅。曼尼普里舞不像上述舞蹈那样注重面部表情和手势,它主要通过舞者腰身和四肢的轻柔流动来表情达意。
民间舞蹈 由于多种宗教、多种种族的存在,特别是由于众多少数民族和部落民的存在,印度民间舞蹈多姿多彩,异常丰富。在收获、结婚、添丁等喜庆的日子,居住在山野、森林和村庄中的人民都会翩翩起舞,表达自己的欢乐心情。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在风格上存在巨大差异,但可依照舞蹈场合分为工作性、季节性、演武性、宗教性和仪式性五种。舞蹈动作以模仿自然和劳动等为特点,如表现自然富丽的色彩、季节的流转变幻和播种水稻、采集食物等。有些民间舞蹈亦很浪漫。例如,在素有舞蹈之乡之称的曼尼普尔邦,年轻人在月光下一边轻歌曼舞,一面谈情说爱。印度民间舞蹈是一座蕴藏着无数舞蹈资源的宝库,具有无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实际上,大多数技巧精湛的印度古典舞蹈起源于民间舞蹈。
(文章作者:王丁丁)
本文由bosco于2023-04-19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9741.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9741.html
上一篇: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下一篇:2007年世界超级巨星桑巴舞表演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