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90后”的校园在舞什么



两年一度的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评奖活动落下了帷幕。自今年5月中旬主办方中国舞蹈家协会向各地发出评奖通知后,共有300余个作品踊跃 报名参评,参评队伍涉及到27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本届评奖分艺术院校组和普通院校组两个组别进行评比,参赛选手皆为在校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为吸引 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性,加大舞蹈知识在民众中的普及,提高大众舞蹈欣赏水平,本届评奖还首次采取互联网线上投票与线下评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5月 16日起,网友积极参与并对该形式大加支持,网站浏览量高达400万,参与人数多达30万。在第一轮的线上投票过程中,参评作品《勇敢的鄂温克人》得票数 高达27560票。6月5日至6日主办方组织舞蹈界专家以观看录像的方式,对报名作品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评选,最终47个作品入围终评,其中艺术院校组19 个,普通院校组28个。评奖活动尘埃落定,评奖组委会所设立的若干金、银、铜及十佳作品也花落各家,每个参评代表队在付出了艰苦的艺术创作并在舞台上倾情 演绎挥洒汗水与泪水之后,带着各自的喜悦、欣慰和成就感回到了校园。
从本届入围终评的作品数量比便不难发现,普通院校组别的参评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其迅猛的发展规模、势头、实力都已大大超出我们对普通院 校组舞蹈作品的惯有印象和想象。也许这一现象的出现,依托于近10多年来综合性高校创办舞蹈专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我们看到经过“80后”一代普通院校 舞蹈生满是青涩稚拙的艺术探寻和磨砺之后,他们的后继者、当今的在校“90后”一代,在舞台上爆发出了一种新鲜而明澈的气势和气息。这在为数可观的男子群 舞中尤为明显。江南大学的男子群舞《东林书魂》取材于古代东林书院的书生生活,以写意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古代文士的志向与情怀,刻画了汉风与古韵沛然于身 的文人群像;北方民族大学表演的回族男子群舞《金沙梦》,以一个骆驼造型的手臂动作为元素,发展、叠加、整合为一幅大漠驼队的行驶图,舞蹈语言运用得单 纯、彻底、执著,为舞蹈元素并不丰富的回族舞蹈贡献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优秀作品;西北民族大学的男子群舞《大河行》则以船桨为道具,以各种造型象征性地 勾画黄河船夫与激流险滩抗争的情景;此外男子群舞还有贵州民族大学的《苗山铜鼓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木棉花开》、成都体育学院的《龙的传人》 等。几乎所有的男子群舞都以充沛的表演激情贯穿始终,舞蹈队形和动作皆整齐有力,每个演员都有一股自信满满、势在必得的英武之气环绕周身,这使得男子群舞 在这届比赛中显得尤为亮眼。


在47个终评作品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占了多数,达到了28个,其中不仅包含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主流舞种,如汉族民间舞、藏族舞、维吾尔 族舞、蒙古族舞、朝鲜族舞,一些之前鲜见的少数民族舞蹈也走上艺术舞台,成为本届比赛中独特而亮眼的风景。白族群舞《跳人之舞》保留了原生状态中人们集聚 而舞简单古朴的动作样式,在整齐划一的跳脚和圈舞中插入单个男女的情感互动;群舞《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展现的是瑶族支系——白裤瑶族的舞蹈青年男女在生 产劳动中健康自由、互助友爱的淳朴民风;鄂温克族的舞蹈《勇敢的鄂温克人》表现了鄂温克族人民传统的狩猎生活和勇敢的性格品质,动作豪放粗犷;《咿板嘟》 是哈尼族的支系——爱尼人的女子群舞,她们以竹筒为道具,竹筒不仅是跺地为节的伴奏乐器,同时也成为构建舞台场景的部件,爱尼人特有的乖巧细腻动作传达出 热情、欢快、质朴的情绪。由内蒙古师范大学表演的群舞《卫拉特青年》是一个热情欢快的情绪舞,男蓝女红的蒙古袍,可爱端庄的蒙古帽,韧劲中带有搄劲儿的蒙 古族传统肩臂动作,时时刻刻都散发着一种豪迈和自信的青春活力。
如果说男子群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是这届评奖中两道夺目风景,那么以校园文化与青春情愫为主题的作品,则是本届评奖中的重心,尽管这类作品的 表现存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却最能检验当今在校的“90后”们所拥有的自我存在感和艺术表现力。夺得本届评奖作品金奖的是四川乐山师范学院的《天梯·梦 想》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八班教室》。两个出品单位并非综合高校舞蹈创作的传统强队,原本师出无名,但是却以其主旋律的选题、艺术化的构思、倾情投入的 舞台演绎拔得头筹。《天梯·梦想》表现了山村小学教师为了翻山越岭上学的孩子有一条安全的山路,亲自用双手凿开岩石,那一级一级通往山顶的石阶,象征着蜡 炬成灰、甘为人梯的师德。毛泽东等革命先辈曾经就学过的湖南第一师范的“八班教室”以及由这个特殊“教室”所蕴涵的精神遗产,成为舞蹈《八班教室》的红色 主线。校旗下,学生们立志报效国家;校歌中,他们憧憬未来;抒情诗式的结构和象征化的舞蹈语言,让这个作品有种积极浪漫的气质。


领略和回味了参评作品的风采与优长后,一个感觉也同时浮出: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本届评奖中大量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出现,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民 间舞蹈对丰富校园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舞蹈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的延续传承产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校园舞蹈的创作指向和 眼光不应仅仅停留于此。尽管本届评奖将普通院校组的3个金奖皆授予了现实题材和主旋律的作品,但一个事实是本届评奖中直面青年一代人生理想、情感心理和生 命生活的作品明显偏弱。虽然也有几个作品表现青春、讴歌理想,但仍然存在主题缺乏深度、风格似曾相识以及艺术表现创新不足等问题。
其实,通过网络平台,我们可以看到校园里的非舞蹈专业的“90后”们比他们的前辈舞得更加精彩,他们会自发组织社团自娱自乐地“街舞”比拼高 下,尽情地释放青年一代的勃勃生气;也会群策群力地弄出一个校园舞蹈“快闪”而火爆网络,用青春的舞步帅气地亮出一个不一样的自我,他们在用自己的舞蹈证 明自己的存在;而专业旗帜麾下的校园题材舞蹈作品如何才能更多地与真实的校园生活和“90后”这代人的真情实感接上气脉?眼下,这仍然还是个问题。“荷花 奖”这一专业性的“校园舞蹈”评奖,理应在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新度上明显高于所谓“非专业”的校园舞蹈,而无论专业与否,若干年后,历史需要的“校园舞 蹈”,是从中能看到校园里青年一代的独有的舞蹈文化,他们不仅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述说民族兴旺、匹夫有责,也应表达当下个体生命里的好故事、活思想、真感 情。惟其如此,一个时代的青春舞蹈文化才是独特的,不可替代和无法复制的。
青年就是希望,希望总在召唤。从这届“荷花奖”评委结果的导向,已明示了专业“校园舞蹈”需向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国家、民族与个人命运和未来的创作路线召回的信号。期盼着“90后”一代莘莘学子不负众望,用自己年轻的舞姿书写出自己的青春故事。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