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舞蹈诗《克孜勒苏欢歌》 一幅祖国西部特有的七彩画卷
- 舞蹈新闻
- 2018-11-07
- 418
群山之顶一位百岁老人弹起库姆孜,唱起古老的歌,一首古老的歌把我们带入远古的记忆之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柯尔克孜人在这里生根、在这里成长……5月6日晚,歌舞诗《克孜勒苏欢歌》在新疆人民剧场上演,用80分钟,向人们勾勒出一幅柯尔克孜人热爱家园、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欢快画面。
多彩的服饰、精美的舞姿、壮观的布景、绚丽的灯光,原创舞蹈诗《克孜勒苏欢歌》在引领观众领略柯尔克孜文化艺术底蕴的同时,也演绎了在那片神奇土地上各族儿女拼搏奋进的恢弘史诗。演员们通过音乐、舞蹈表达了克州各民族对祖国的忠诚,展现出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画卷。
大型舞蹈诗《克孜勒苏欢歌》背后的故事
雄鹰在湛蓝的天空里自由翱翔,古老的歌声在深沉的群山间回荡,白色的毡帽传递着远古的情怀……一幅祖国西部特有的七彩画卷——大型舞蹈诗《克孜勒苏欢歌》作为自治区专业文艺汇演上的首场演出,以深沉而悠扬的旋律,异彩纷呈的舞台呈现征服了观众。
原创舞蹈诗《克孜勒苏欢歌》分《远古的歌》、《山舞鹰翔》、《月亮仙女》、《醉了草原》、《阳光西部》、《心中的界碑》6场。《远古的歌》,用一首古老颂歌把人们带入远古记忆;山鹰是柯尔克孜人的象征,一群群山鹰在万山丛中抖动振翅翱翔,深沉的群山,飞舞的雄鹰构成一幅祖国最西部特有的山和鹰的画卷;《月亮仙女》演绎了天上人间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被誉为“马上骄子”的柯尔克孜人民,在马背上飞腾,而姑娘们被马奶酒醉倒,响板舞表达了男女们心中美好的情怀;《阳光西部》表达了柯尔克孜人对家园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专访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夏明放
采访夏明放是在新疆人民剧场的后台,采访时记者看到演员们正忙碌地排练着,为了能有更多时间练习,几步路的距离,演员们都是小跑过去。夏明放说,演出的这些天,新疆人民剧场大厅几乎成了克州歌舞团百余号演员临时的家,他们一下车就来到了这里,赶着排练大型舞蹈诗 《神奇的克孜勒苏》。这些演员非常辛苦了,为了演出他们一个月没有好好休息过,几乎每天都排练到深夜,脸上仍挂着微笑看不出一丝疲惫,有的演员脚在排练时脚受伤了,仍忍着疼痛坚持表演,还有一名演员因牙疼脸肿了很大,为了不影响排练,她执意要坚持到演出完在看医生,每位演员真的很不容易,可我没有听到他们一点怨言。其实,就大型舞蹈诗《神奇的克孜勒苏》而言,演员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只不过是想精益求精,把最精彩的一幕献给观众。
“我们这个团队就是一个大家庭,演员有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等,共100多人,年龄最小的演员仅有18岁,年龄最大的有48岁,每位演员相处的非常和睦。排练时,歌舞团的有些演员听说这次演出是为了5月参加自治区的专业文艺汇演,他们都踊跃报名希望能献出一份力量,没有安排这次演出的演员多次表示只要能为这次演出尽力当后勤都心甘情愿,累了让我们给给演员揉揉腿,渴了让我们给演员倒个水。”夏明放说。
“《神奇的克孜勒苏》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每次看都让能把我带入了远古的回忆,每次眼前都能不断呈现出一幅幅壮美神奇的画面:远处群山延绵,雄鹰展翅,迷人的大草原上一个又一个炊烟袅袅的毡房,勤劳的柯尔克孜族人民骑着马儿唱着心中的英雄史诗 《玛纳斯》……”夏明放回忆到。
《神奇的克孜勒苏》就是以史诗 《玛纳斯》为主线,将克州的山、水、风俗等贯穿起来,演绎了千百年来在这片神奇土地上各族儿女拼搏奋进的恢弘史诗。演员们通过音乐、舞蹈表达了克州各民族对祖国的忠诚,展现出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画卷。也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关怀帮助下,克州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经济文化发展进步,社会政治稳定,各民族昂扬的精神风貌。
《神奇的克孜勒苏》最初的编排是为了2004年,庆祝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50周年,克州歌舞团专门请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民族歌舞团原团长李毓珊来克州编排了这部大型歌舞诗,当时取名为《欢腾的克孜勒苏》,演出后,社会各界反响非常好。2006年,为了报评国家级舞蹈大赛“荷花奖”,增加了《西部阳光》剧目,名字也改成了《神奇的克孜勒苏》。第二年,大型歌舞诗《神奇的克孜勒苏》以崭新的内容和精彩的表演荣获中国第五届 “荷花奖”的作品表演双铜奖,这一奖项填补了自治区同类奖项的空白,为新疆赢得了荣誉。
“为了参加此次的自治区专业文艺汇演,我们又把李毓珊先生请到了克州,新增加了《心中的界碑》剧目,主要是通过‘2005感动新疆十大人物’之一的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40多年如一日守边、护边的感人事迹,反映新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这样一个主题,想通过这些内容来展示时代的变迁,人的变迁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变迁。”夏明放说到。
大型歌舞诗《神奇的克孜勒苏》一边在继续完善、加工,一边不断受邀在江西等内地省区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演出了100多场,几乎每到一地演出,当地群众都会送上热烈的掌声。本月,歌舞团将赴上海参加世博会新疆馆的演出。
2006年《神奇的克孜勒苏》在江西演出的经历至今让夏明放记忆犹新。到达南昌准备演出时,当地市民听说是新疆一个地州歌舞团带来的演出,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但是在集体舞《升腾的克孜勒苏》压轴演出结束时,台下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让演出大幕久久无法合上。台下的观众欢呼还要看,没有看过瘾。
“我们的演出能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并不是布景有多么华丽,灯光有多么的炫丽,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布景其实很节俭的,能赢得观众的好评归功于这些演员他们的奉献和努力,是演员们通过肢体语言把对克州的的感情展现出而打动了观众。”夏明放说。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歌舞团副团长塔来古丽·白先阿力介绍说,《克孜勒苏欢歌》是于2004年为克州50周年庆而创作的,从创作至今,歌舞团不断对作品进行创作、编排,《西部阳光》就是2006年新增的剧目,2009年又新增了《心中的界碑》剧目。《神奇的克孜勒苏》荣获中国第五届“荷花杯”奖、作品表演双铜奖;自治区“天山杯文艺”奖。5月15日歌舞团将赴上海参加世博会新疆馆的演出。
乌鲁木齐市民阿不力孜看完演出后兴奋地告诉记者,演出太精彩了,我的家乡就在克州,所以对克州我非常的了解,演员们表演的很好,将柯尔克孜族的民族精髓展现的淋漓尽致。
乌鲁木齐市民唐女士,是带着5岁女儿来观看节目的,她说,自己非常热爱新疆,对新疆的民族文化有着浓郁的兴趣,只要有这种特色演出,都要带着孩子一起看,让女儿从小就了解新疆的文化魅力,从小就感受新疆文化的多姿多彩,让她知道作为一名新疆人是多么的自豪,演出非常经常,如果有时间我还想再看一遍,同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观看这样精彩的演出。
采访结束时,后台的演员们仍正在紧张忙碌着,有的在换服装准备演出,有的正在和同伴谈起上一场舞蹈的细节,有的做准备动作……记者看到几位美丽的女舞蹈演员正在进行压腿练习,走上前去采访她们,可这些美丽的少女都很羞涩,她们纷纷用普通话表示,觉得能来到乌鲁木齐参加自治区专业文艺汇演十分的荣幸,一定要尽力演好。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2237.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