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知识 > 正文

论中国舞“身韵”及其美学特征

本文作者(王永娟),搜集于网络,为需求舞蹈论文的舞者朋友们提供学习参考,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

内容摘要:“形、神、劲、律”作为中国舞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这些文字又与元素性动作高度统一、谐调,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

关键词:中国舞 动作 气质 形象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身韵,虽然风格是明显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戏曲舞蹈”之名,它从戏至舞的蜕变已基本完成,已摆脱原戏曲舞蹈对角色行当的千变万化。

一个成熟的中国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是力,包含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即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

一、形

“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众所周知,通过对传统艺术在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等方面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比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湾”,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掌握体态及造型的曲线美还需要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因而它也是一种技法。

二、神

“神”,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和感觉的。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在“心”这一概念中,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可以说,没有韵就没有中国古典舞。没有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 “心、意、气”,正是“神韵”之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准确地解释了形和神的关系。

人们长期对中国古典舞的内在韵律感到神秘,虽然一个“圆”字是早被人们公认的,但它究竟是怎样的运动规律,身体及手臂的运行轨迹是怎样的,这是从事古典舞的人们长期困惑的问题。身韵创建者提出了“三圆运动”的理论,他们认为中国古典舞身体运动过程是沿着三个圆形在运动,这就是立圆、横圆、8字圆。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扰人已久的问题竟是这样轻而易举地被破译了,而且又是如此准确而简明。这立刻让人想到拉班的“球体运动”理论,它们有很近似的思路,又各自解释了各自的规律。科学都是经历了“由浅入深”到“深入浅出”的过程。单纯的真理是艰苦探寻的结果,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

三、劲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更多的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身韵”要求舞蹈者在动作时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对比和区别。这些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运用“劲”。“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戏曲、芭蕾舞还是武术套路,都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12 / 2 页下一页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