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跳出来的不是理论出来的
- 舞蹈知识
- 2018-11-08
- 354
今天我想谈谈“舞蹈的治学”,“治学始于求学,治学醒于思考,治学独立思考”。什么是治学始于求学?我今年75岁,小的时候比较不幸,3岁失去父母,12岁参加工作。参加工作,这是一个转折,但我原始的文化水平是小学都没有毕业,文化基础可想而知。12岁时我广泛接触艺术,唱歌、跳舞、戏剧,到了13岁明确以跳舞为主,从那天开始,舞蹈的美就吸引着我,我想要终生许给它。
舞蹈是美的,但是美在何处,怎么认识舞蹈的美,毫无疑问当时我是迷茫的。我敢说一些大学生在舞蹈美的面前也是茫然无知的。尤其是在舞蹈面前,拿别的艺术的美来要求舞蹈,舞蹈真正的美是会被说成缺陷的,这就是我们开始所接触的舞蹈的美,可以说是盲目的。我知道我得学习,1949年参加工作后迎来新中国建立,随后去了哈尔滨,那时唯一的渴求是天天泡书店。在我工作单位对面有三家书店,书店的一个角落,就是我读书的地方,因为没有钱。13岁的时候我读了很多书,有三本记忆犹新:《堂吉诃德》《艾伯利特医生》(舞剧台本)和《心理学》,我对《心理学》里面讲的条件反射非常感兴趣,感觉这就像是我们舞蹈的训练,音乐一响,我就知道手要打开。
我在14岁时给戴爱莲写过一封长信,表达我对舞蹈的热爱,表达我从事舞蹈事业的信念,当然了她没有给我回信。在若干年后,我当了舞蹈学院的院长,由于工作联系,我和戴爱莲有了交流,她告诉我不能给我写信的原因是汉语不好。也正因为这样,之后我收到学员的来信无论如何都会给孩子们回个信。无论长短,都会回信,填补戴先生不能写汉字的遗憾,这就是我那个时候的状态。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初,西方的美学著作大量传入中国,大概有30种与美学相关的书籍。我一下子感到茅塞顿开。美学与哲学产生很大变化,美学平民化,当时所有的概念都没有离开康德。格式塔心理学有相当一部分应用在舞蹈上,它提到“没有一种艺术像舞蹈蒙受的误解那样多”。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等很多学派都在谈舞蹈,很深刻、很准确。但我对舞蹈的疑惑,它们还是没有给我解答。弄懂了别人在弄什么,我开始弄自己的,有了与其他人不同的看法。美的火种在我的手中蔓延了,我苦读了四十多年的书,研究了四十多年的舞蹈,我才开始感觉有自己的看法。
人云亦云是不能做学问的。现在我们面临的非常大的问题——全国大背书,高考中大量的东西是背现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创造力可言?学术上大量弄虚作假,在网上拿现成的,我们的学术理论也要“统一”,这叫什么学术啊?我不希望我的学生这么做,你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否则,有什么百花齐放可言?
舞蹈永远离不开身体,舞蹈的真正特色:它是鲜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跳,你跳就有,不跳就没有,舞蹈是跳出来的不是理论出来的。舞蹈理论就是落后于舞蹈实践的,在舞蹈面前舞蹈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它是寻求最接近舞蹈本体的语汇,是加深对舞蹈的认识,但永远代替不了舞蹈。以前那些理论遭到误解的原因就是因为张冠李戴,那不是我们的东西。
我的舞蹈美学是一定要坚持“身心一元论”,这个观点也恰恰是马克思的观点,“人区别于动物是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宗教意识、社会意识、审美意识,编导、演员都是靠意识进行的。舞蹈在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的?中国古代虽有独立的时候,但它的独立形态没有形成,绝大部分是和其他艺术在一起的。我们中国20世纪开始有独立舞蹈的独立形态,原来基本都不是。当我们自己的关键词形成后,舞蹈美学才能形成。
接着我们谈谈“联系”,什么是联系?当我的本体意识与本体论发生了联系,这就产生了我上世纪80年代的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本体意识。本体意识已经与其他的本体论挂钩了,80年代以前的作品还处于迷茫状态,80年代以后的作品出现了一批都带有本体意识的,产生了90年代对本体意识的认同。到《舞蹈学导论》断定舞蹈本体论是成立的命题,这就是联系。什么叫联系?联系就是把你的知识连接起来,重新进行排列,重新结构。
我们独立思考为的就是要有自己的见解,把原来没有生命力的东西重新组合在一起。只有积淀多了才能形成自己对舞蹈的美学认识,别人形成了的东西一定要过自己的脑子。我们专业舞蹈教育之所以不能培养出舞蹈大家,而是舞蹈机器,都是因为丢掉了思想、灵魂。动作思维是一种低能的、幼儿的、野兽的、动物的思维,舞蹈家、体育健将都是属于多元智能。好的作品都是有思想的,道理就在这里。
总之,治学始于求学,醒于独立思考,成于联系。
(作者系著名舞蹈家、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8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6232.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6232.html
上一篇:中国现代舞:“繁盛”背后有隐忧
下一篇:千万不要丢掉艺术创作的底线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