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回》三部曲:何止东方情调

看舞蹈,不一定要看得懂,有时候就让自己舒舒服服地沉浸在一种氛围中,就像沈伟的舞蹈,虽然形式抽象,但动作轻轻柔柔的非常沉静,让人看了身心舒畅。

他这次来新所呈献的《回》(Re)三部曲,灵感来自在西藏、丝绸之路和吴哥窟等地的深度旅行。沈伟借着这三个文化历史重地,表达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感悟,在艺术视野上具有气魄。

怪异姿势的暗喻

三个都是独立的作品,形式上大异其趣。《回之一》是他2006年作品,配合西藏的人声祝祷,以较平缓调性表现西藏的精神灵性世界。这支舞作的画面非常宁静而简单,舞者的身体动力经由腰、背和脊椎,延伸到四肢,身体随劲游走,仿如漫天飞舞的尘沙。

由于舞蹈的调子较寂静,舞者身体动作也较内敛,看到后半部不时会觉得恹恹欲睡,需要极大专注力保持清醒。但细心留意,这支看似平淡的舞蹈,在空间调度和舞句发展上颇有巧思。像舞者在走动时,与地板还有如细沙的纸碎摩擦,产生了“沙沙”的声音,令人产生冥想。

《回》的第二段演出的则是沈伟最新作品《回之三》,这是他在中国奥运后,深刻体会了新旧中国文化、东方与西方关系转变和影响后所编创的作品。在这作品中,沈伟通过舞蹈队形的转换,表达了东西方哲学中对群体和个体观念的相异之处。

舞蹈开始时,舞者先是以整齐划一的队伍并走,有如步操中的军队。但在这闹哄哄的队伍步行中,沈伟却安排了一个舞者脱队而成,用缓慢的身体动作表达了他的情绪。独立的舞者好像自跳自的,与队伍中的舞者碰撞,却又隐隐形成了另一股和谐的能量,非常有意思。

《回之三》的最后一个场面,两名舞者以怪异的姿势,用臀部将一名舞者撑在半空,缓缓聚集在舞台中央,然后彼此在互动中结合成一个群体。这似乎在暗喻着来自中国,目前在纽约工作的沈伟,夹在东西方文化中,慢慢累积了两地的文化色彩。

恢宏大气的画像

演出最后一个段落的舞蹈《回之二》,是沈伟接受200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芭蕾舞团委约的著名创作,重新编排雕琢。虽然这并非沈伟的最新作品,但被安排在演出的结尾部分却十分恰当,因为这支舞作集合了沈伟舞蹈、绘画和摄影等多方面才华,构成了一次超感官体验。

舞作开始时,一群舞者并列,展开一段看似散乱的舞蹈动作。比起《回之一》的清淡寂静,《回之二》比较接近芭蕾舞的特色,更强调线条和力度,不过动作很顺畅,质地很轻柔。而且舞者在动作与动作的转接处,仿佛有一种能量的流动。

《回之二》灵感来自吴哥窟的古旧建筑,表现了人和历史、自然之间的共处。舞台背景映照着沈伟在吴哥窟拍摄的大树照片,树根扭曲缠结,舞者以同样缠绵缱绻的身体起舞,令作品伸展出张力。

在舞蹈的结尾,一个舞者的身体涂成白色,让我联想到日本的舞踏形式,但随即发现沈伟只是借由舞者白玉般的外型以及细慢的动作,构成一个个立体雕塑,营造一幅恢宏大气的画像。

沈伟的《回》有着许多东方元素如书法、水墨画和戏曲等,身为华人观众,这些东方元素老实说还不至于让人叹为观止。不过他的舞作清淡中显精致,轻柔中有细腻,偶尔灵光乍现,仍是叫人眼睛一亮,看了心旷神怡。沈伟能在纽约扬名,其舞蹈风格确实有独到之处,绝对不仅是“贩卖”东方情调和美学而已。

(编辑:魏巍)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