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视觉盛宴难掩艺术苍白

  视觉盛宴难掩艺术苍白

——“荷花奖”评委会主任谈舞剧创作的不良倾向

担任本届“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评委会主任的中国舞协驻会副主席冯双白,昨天在评点参赛剧目时认为:这次决赛体现了国内舞剧和舞蹈诗优秀作品贴近观众、贴近市场和深度挖掘人性的特点。由于目前舞蹈创作存在着追求“政绩”、追求“奢华”和追求“象牙塔”的倾向,所以,强调这些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昙花一现 造成浪费

据介绍,从第一部舞剧《罂粟花》由吴晓邦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完成起,解放前的10年间,共诞生了8部舞剧;1949年至1979年,国内上演了100部舞剧;而从1979年到2009年,已先后有320部舞剧问世。国内舞剧创作的空前繁荣,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的需求。但是,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并不意味着这些舞剧都是佳作。冯双白说,有的舞剧盯着为获奖而创作,奖项到手之后在政绩簿上添了一笔,就被“刀枪入库”。显然,不少舞剧热闹一阵就无声无息,昙花一现的现象导致了艺术生产力的极大浪费。他认为,参加本届比赛的《天边的红云》《牡丹亭》等作品,反复演出、几经修改,有的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市场效益,值得提倡和鼓励。



竞相“烧钱” 攀比成风

追求“奢华”的倾向,导致不少演出团体在舞剧创作时竞相“烧钱”,“你投入800万,我花上1000万”的攀比风已越刮越烈。冯双白指出,艺术作品需要感动人,但是许多舞剧只是为了打造一台“视觉盛宴”,豪华的舞美灯光掩盖了艺术的苍白无力,高成本制作也很难具有市场生存能力。他说,进入本届“荷花奖”决赛的舞蹈诗《震撼》,虽然在舞蹈编排上还有不足,但敢于从“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现实生活中取材,在沪演出过程中,许多观众受到舞蹈表演的情感冲击而泪水盈眶;贵州的《天蝉地傩》、内蒙古的《草原记忆》等作品,尽管舞台制作并不豪华,却坚持了以情感人的创作原则,因此,同样获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本报记者杨建国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