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舞蹈的保护发展与社会进步(二)
- 舞蹈历史
- 2018-11-08
- 877
(一)黔东南基本情况、及民间舞蹈的社会历史情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总面积30302平方公里,人口422、49万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8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段,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179米,最低海拔137米。地理位置: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与省内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北与遵义、铜仁地区相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工业化程度不高,工业经济规模不大,农业经济是其主要经济。其中,农业收入除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依靠木材和烤烟。这种依赖木材和烤烟的经济十分脆弱,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缺少发展后劲。所以,发展旅游经济被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成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优势在于区域位置适中,交通便利,湘黔铁路、株六铁路复线和正在规划的贵福铁路(贵株铁路)穿境而过,是302、321、65国道、贵新高速公路的交汇点。是我国东、中。西部连接的必经之道。黔东南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地带,是长江、珠江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全国28个重点林区之一。贵州有十个重点林业县,黔东南就占8个。自然资源保护较好,森林资源丰富,素有“宜林山国”的称呼。州内生长2000多种植物,堪称祖国的绿色宝库。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7种。野生动物670多种,药用植物2600多种,品种居全省第一。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猴面鹰、麝羊、水獭、穿山甲等。
民族风情浓郁淳朴,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全州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5.65%以上。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自治州。其中,苗族人口、侗族人口又占全州总人口的68.4%,是典型的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多达百余个,所谓"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有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明显优势。
联合国乡土文化基金会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确认为“反璞归真,回归大自然”世界十大名胜旅游区之一。近些年,全州形成了以 凯里为中心的苗族风情旅游线,以黎平为中心的侗族风情旅游线,和以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的风景名胜旅游路线。黔东南旅游收入年年增长,表现了一种较好的上升态势。证明了黔东南州政府把民族文化旅游和森林旅游当作21世纪发展当地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来确定是发挥优势、带动社会经济往前发展的正确选择。注1、(近年州旅游部门统计数据)
为黔东南开展民族风情旅游提供了核心竞争力的,是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节日活动。长期以来,黔东南州的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一直保持着隆重举办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习惯,在国家没有建立文化事业机构以前,一直是民族族群满足自己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文化艺术生活的主要方式。长期拥有很大的消费群体,至今,它仍然占有很大的社会文化市场。
“苗舞侗歌”是当地人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在节日中的分布及表现所作的概括性判断。的确,在苗族聚居区,当地的民族民间舞蹈、在这些节日活动中起着显著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苗族的一些传统节日以民间舞蹈形式直呼其名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它的重要。“ 凯里芦笙会”“麻江芦笙节”“黄平芦笙会”“雷山铜鼓芦笙会”“台江踩鼓节”等等。(注:音舞同体是苗族音乐舞蹈文化的重要特征。但凡有芦笙就有芦笙舞)几乎所有的苗族聚居区每年都要举行芦笙会,大多都冠有地名+芦笙会的称呼。苗族社会对民间舞蹈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黔东南苗族舞蹈的历史文化作用进行简略的回顾。
黔东南苗族舞蹈的种类,用习惯话语简单概括就是“三鼓一笙”。(这是一种以舞蹈伴奏乐器命名的方式。这种命名显然忽略舞蹈本体意识,有待磋商。但它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姑且代用)它指的是:铜鼓舞、木鼓舞、皮鼓舞、和芦笙舞这四类舞蹈。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其他舞蹈。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的资料看,“三鼓一笙”在黔东南占了很大比例。几乎在每个县均有分布。注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民间舞蹈普查表)从普查表上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苗族舞蹈的基本格局。“三鼓一笙”显然占据着主要位置,成为苗族文化中最重要形式特征之一。那么,“三鼓一笙”在苗族社会的历史生活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呢?它主要的社会功能又是什么呢?
我们如果从每一个舞种抽取一个典型的舞蹈来观测,并把它与文化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考察,我们会看到它基本的社会功能、生活作用。
反排木鼓舞 现代人们誉之为“东方迪斯科”。苗语称呼“助略”。源于苗族十三年一次的祭祖节――牯藏节。是苗族牯藏节祭祖的舞蹈。十三年中一共只跳过四次木鼓舞。开始在椎牛祭祖‘醒鼓’时跳木鼓舞,通过它把久藏在洞中的鼓(祖先居住地)唤醒。然后在‘招魂’仪式上跳踩鼓舞,召唤祖先魂魄回来过节。第三次在鼓主家举行的‘敬鼓’仪式上,众子孙和祖先一起跳木鼓舞以获得祖先的认同和保护。最后在‘藏鼓’仪式跳木鼓舞,与祖先依依惜别,跳舞送行。四次舞蹈各有各的内容,反映了:祖先模仿啄木鸟造木鼓;远古有五支祖宗;迁徙至此撵山打猎生活;与另一支系同胞相率同行;再跳啄木鸟舞等等缅怀祖先功绩的历史内容。传统的反排木鼓舞有严格的禁忌:不是过牯藏节不准敲响木鼓,不准跳木鼓舞。
苗族铜鼓舞 “凯里铜鼓舞”,苗语为“走略哥”。汉译为“跳铜鼓”。跳该舞的目的是秋收之后为庆贺当年五谷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祭祀祖先,兼之为男女青年择偶婚配而举办。是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民族节日。当地“理老”龙将略老人讲述的该舞的起源说明了为什么舞蹈的原因:远古之时,天上有一个大洞需要能人来弥补。苗族女能人浩妮应天王的征召织了一大块土布补好了天洞。天王因此赠送了她一只宝贝铜鼓以资奖励。浩妮将它带回人间。从此,苗族才有了铜鼓和铜鼓舞。据说,这只宝贝铜鼓具有灵性,一旦敲响它来跳舞,地里庄稼长势就特别好。五谷因此而丰登,六畜因此而兴旺。所以,铜鼓是苗族人民的吉祥物品,敲铜鼓跳舞是最神圣的生活大事,跳铜鼓舞的每一个子孙皆因此而得到祖灵的护佑。
苗族皮鼓舞“施洞踩鼓舞”,苗语称“菊略”。是台江施洞一带苗族过姊妹节跳的皮鼓舞。民间传说:本来苗族姊妹之间的子女,不准成亲,但施洞地区苗族姊妹的子女,却可以成亲。因为在早年,这里有两姊妹的子女,男的叫金丹,女的叫阿姣,从小一起玩耍,产生了爱情,长大后,阿姣的父亲要遵从古训,把她嫁给舅舅家‘还娘头’。(舅舅的儿子优先娶姑妈的女儿的旧习俗)阿姣坚决不从。金丹也一直不娶。经过十多年抗争,双方父母终于妥协,阿姣和金丹结为佳偶。三月十五日这一天,两姊妹因子女可以婚配成亲,聚在一起吃了‘了心饭’,并敲响了皮鼓邀约大家共同跳踩鼓舞。这一天便被称为“姊妹节”。从此以后,姊妹节和跳踩鼓舞的习俗就流传下来”。(注:摘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
送花带芦笙舞 苗语“斑纱蒙”,汉意“送花带”。是黄平谷陇一带苗族青年男女在花场上相互认识交往中意之后,男子吹芦笙讨花带,女子送花带作为定情物的民间舞蹈,是三月花场节日的高潮。
芦笙舞蹈是庞大的舞种。形式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等。它的使用场合十分广泛,除花场之外,苗族大多数民间节日活动都有它的身影出现,它是苗族舞蹈的代表性舞种。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看到,“三鼓一笙”。的确是民间舞蹈与民族节日密不可分的产物,它其实就是民俗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苗族社会和族群成员的生活大事为依托和内容,以自己独特的形体方式与歌唱、风俗、语言等一道,表现了共同的叙事话语,表达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可以说:没有族群生活大事就没有民族节日,没有民间舞蹈的生存环境,就没有民间舞蹈。在他们那里,很少看到只为娱乐自己而表演的民间舞蹈。舞蹈虽有娱乐人的因素,但位居其次。它的重大生活目的、社会功利目的排在显赫的首位。
苗族“三鼓一笙”所起到的社会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它消费使用的人数众多,时间长久,在民族长期的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主流文化的地位。“千年跳一舞,一舞跳千年”的状况就是他们的基本写照。这种舞蹈文化让当地民族族群人心凝聚、社会稳定,生活满足,保持了某一社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长期平衡,满足了那一历史时期社会整体发展的基本需求,满足了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社会环境下的文化艺术需求。(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8887.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