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历史 > 正文

黔东南苗族舞蹈的保护发展与社会进步(一)

黔东南苗族舞蹈的保护发展与社会进步

调查报告

黄泽桂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经济、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收、融合、排斥、冲突风波不断。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的民族文化应该如何自处?如何应对强势文化的冲击?它能否继续传承民间文化的传统,又能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服务?能否保持讲求社会效益的优势,又能开拓良好的经济市场?这些问题是目前社会各届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文化艺术研究者关注的重大问题。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20余年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一直不间歇地进行着各种尝试,大量的社会实践应当能提供我们丰富的研究资料。应当回答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继承与发展,什么是最好的时代选择。基于此种认识,笔者决定了以调查研究的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首先,我选择了民族文化最丰富,文化开发最早,旅游走在全省前列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调查的范围。理由是:

1:黔东南1997年获得了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认的“反璞归真,回归大自然”世界十大旅游胜地之一的殊誉。具有文化和旅游的典型性;

2:他们率先开始了民族文化风情旅游的尝试。早在1987年,全国第一座民族文化保护村寨――雷山县郎德上寨对外开放。随后相继开发了雷山掌坳、西江、西桥、 凯里南花、台江反排、施洞等一大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举办了大量的民族节日和旅游活动。十多年的实践,使它有大量的经验可供总结。

3:黔东南州政府在1999年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州的工作思路。把民族文化旅游和森林旅游当作21世纪发展当地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来规划定位。这几年的社会实践和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使它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文化包罗万象,从何着手呢?我选择了――黔东南苗族舞蹈作为契入点。为什么要选择舞蹈呢?原因是:黔东南是全世界苗族最为集中、苗族文化最为典型的地区。苗族在历史上没有文字,他们记录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是以诗歌、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方式来进行的。苗族舞蹈是他们记录历史的重要手段,是“看得见”的苗族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苗族舞蹈,自从建国初期(1957年)贵州苗族舞蹈《丰收的节日》《花场一角》,代表中国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打响第一炮之后,苗族舞蹈一直是贵州专业歌舞团、半专业文工队,业余农民艺术家重点关注发展的对象。上世纪60年代,苗族舞剧《蔓罗花》的问世,标志着苗族舞蹈进入了高层次的发展,拍成电影后在瑞士第十六届洛加诺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荣誉奖,在国内国际产生了重大影响。80年代,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的农民带着自己村寨的舞蹈――反排木鼓舞,在全国首届乌鲁木齐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初次亮相,出人意料地爆出冷门,被誉为“东方迪斯科”一举成名。苗舞再次轰动国内外。此后,以反排木鼓舞为代表的一大批贵州民间舞蹈相继冲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成了贵州在全国、乃至世界影响最大、时间最长、形象最生动的地域文化品牌。另外,多年来,作为风情旅游景点,苗族民间舞蹈的表演一直占据主要位置,得到了游客一致的肯定,被认为是“苗族文化活的灵魂”。

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表,苗族舞蹈对民族文化参与社会进步与发展有很好的考察价值。

最后的考虑是,专业化的调查便于对象的确定和论述的集中。也便于综合作者多年舞蹈研究中对贵州苗舞的认识。

不利于调查的因素是:有关苗族舞蹈的形象资料极度缺乏。舞蹈是形象的表述方式,难于用语言描绘和表达它。因而,习惯上,历来对苗族舞蹈的描写文章、情况介绍,经验总结,调查研究等形象资料、文字资料都极其贫乏。二手资料的缺乏给作者的调查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许多调查点的舞蹈情况都需作者用田野作业的方式亲临现场观察了解、走访调查,多次的往返使工作量增加,时间耗费。而且,因为少有过去的资料,舞蹈历史的回顾和现在的对比必须凭借作者多年来对它们的记忆和以往的研究成果来进行,个人的研究毕竟是有限的,大脑的记忆也是有限的,因此、难以全面翔实的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舞蹈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比较,遗漏和偏颇再所难免。

本文在调查的过程中,得到了龙世忠、王舞、唐林、龙治华、胡朝相、张思莲、陈正涛、龙初凡、曾详慧、徐德俊、熊克武、宋艳君、杨构云等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协助我完成录音和调查,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未完待续)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