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老师 > 正文

舞蹈艺术家:武季梅

武季梅,女,舞蹈艺术家。

1941年1月26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九三学社社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定位法舞谱应用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6-1959年在中央歌舞团舞蹈学员班学习;1959-1978年任中央歌舞团舞蹈演员。1978-1987年任《舞蹈》编辑部评论栏目编辑。1987年1月获国家研究员职称证书,同年11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

院;1988年1月创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定位法舞谱应用科学研究中心,任主任至今。

1966年“文革”前表演过中、外60多个民族舞蹈,其中有独舞《摘葡萄》(维吾尔族)、双人舞、三人舞,并担任过《鄂尔多斯》、《麦西来甫》等7个节目的领舞。任编辑期间发表过舞蹈、舞剧评论等10万字,其中5篇发表于《中国建设》、《中国文学》等,以多种外文刊出;同时,发明了定位法舞谱(合作者音乐家高春林),并在该舞谱的基础上提出了舞蹈(人体形体运动)科学理论体系,如:《形体运动结构学》、《形体运动逻辑学》、《形体运动构图学》、《形体运动力学》、《舞蹈动律学》、《运动技巧分类法》等;撰写了《定位法舞谱》专著(35万字,含178页谱面)自1987-1991年已有三种文版(中、英、希伯莱文)问世,加之系列讲义,是舞蹈科学理论和相应艺术实践的系统教材。10年来,她将定位法舞谱科学理论应用于舞蹈教学、排练、创作与表演,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被动模仿”、“口传心授”的感性方式,做出了一个个范例。自1991年起,策划了《美的旋律》独舞舞奏晚会,其中全部独舞(5个中国不同民族风格)由她创作并表演。5个独舞是:《鄂尔多斯的春天》(蒙古族)、《绿色的竹楼》(傣族)、《向往》(维吾尔族)、《情寄长白山》(朝鲜族)、《露与蕊》(汉族新古典风格)。1993年7月应邀参加以色列柯米尔国际舞蹈节演出,她被赞誉为:“跳出了舞蹈的灵魂”。她还在定位法舞谱电脑开发方面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中国荣获文化部1983-1984年度科技成果一等奖,“定位法舞谱计算机辅助舞蹈编辑器”(与南京工学院合作研制)荣获江苏省1987年度科技进步奖等多次奖励之后,荣获1995年度国家发明奖(第一发明人证书),并以获奖者代表身份出席199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992年获终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曾被英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IBC)和美国世界名人研究所(ABI)选为世界最杰出的妇女。

武季梅:舞蹈的“自觉”和艺术家的“自觉”

武季梅,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舞蹈艺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定位法舞谱应用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定位法舞谱发明者(与音乐家高春林合作)。她认为,一个好的艺术家,也应该是一个科学家。艺术家只有具备了科学知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才能够步入更高的艺术境界。

把自己心中的美用舞蹈的方式送到观众心中,这是武季梅作为艺术家一贯的追求。许多年来,她改变过去传统的“被动模仿”、“口传心授”的感性方式,应用定位法舞谱理论进行舞蹈教学、排练、创作与表演。而将定位法舞谱舞蹈课纳入学校的正规课,让舞蹈走向科学的“自觉境界”,是她的一个期待。

西双版纳的一次偶遇改变了高春林对舞蹈的认知。

田间,一位黑衣老人在酣舞。高春林仿佛看到,一只苍骨嶙峋的老鹰,在浩瀚的天的背景里随意缓急,凝重而激越。年轻的少数民族男女列在两旁,全神瞻仰。

似远古的图腾。高春林被震撼了。而此前,作为音乐家的他,曾经几次对作为舞蹈家的妻子说,舞蹈艺术是基本混沌的,舞蹈教学缺乏对每一个动作的准确描述,只有简单的白描。而妻子武季梅,记在了心里,而且已经开始潜心研究肢体的运动规律了。当她第一次发现人体运动的轴心是小腹部时,他意识到,舞蹈完全可以走向科学的自觉。

1979年,武季梅与高春林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发明定位法舞谱。

1983年,五年之功,定位法舞谱出炉。

1983年5月,武季梅开始了全国性的传授工作。

1984年8月,武季梅与高春林应邀赴以色列参加“首届国际动作谱会议”。该国际会议主席、舞谱学专家、以色列舞谱发明者诺娅?埃许柯尔教授兴奋地说:“定位法舞谱发现了人体运动的轴心是小腹,就像发明车轮一样重要。”

2003年10月,20年之后,“定位法舞谱”入围陈嘉庚基金会之“数理科学奖”。

武季梅作为艺术家的追求是,把自己心中的美用舞蹈的方式送到观众心中。而在有了定位法之后,她甚至可以给美一个准确的度量。

“形体动作的空间值、时间值与体现舞蹈的风格韵和美感的关系。有时因某个或某几个形体部位存在着一、两撇位度的不准确,或静、动的部位不准确,或静、动时间之间的比例有了微小的改变,都会导致舞蹈动作风格韵味的变形。”有明确的艺术追求和舞谱支撑,武季梅的舞蹈课堂流动的只有优美。

“在我的舞蹈班上不许扭屁股、不许张牙舞爪。艺术与生活动作是有区别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搬上舞台的。舞蹈应该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是富有美感、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

“有许多家长甚至老师都以为加点舞、加点音乐就是素质教育了。于是,家长认为,孩子跳舞只要高兴就好,老师也简单地教几个动作就完事了。不是这样。任何课程对于孩子的影响不是简单说教能够实现的。要不断思索,通过舞蹈需要给予孩子们什么?什么样的舞蹈对于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益?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孩子们得到舞蹈美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是几十年的艺术坚持在教学中的折射。1985年,曾有一位公安部门的负责人问武季梅,青少年罪犯特别是有性犯罪行为的人绝大多数都从跳“扭屁股舞”开始,有些女孩子在跳的过程中自动地把衣服全部脱掉,直到一丝不挂。这是为什么?

武季梅说,因为他们跳的这些舞蹈是以性动作为主的。凡是来自性动作的舞蹈形体动作,都会引起舞者和观赏者的生理激素变化。

“对于形体动作本身,从表面上看是物理现象,但就是这些物理现象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过程中,就会使舞者和观赏者的体内产生着相应的化学作用,从而引起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影响着情操、品德和心态。”

基于这种认识,武季梅对某些舞蹈过多张扬“世界性的精神病态”的现象十分忧虑,多年来,凡有学术报告的机会,她都要以科学分析的方法不断呼吁艺术工作者要体现社会责任。

“文化艺术工作者需要确立的是‘奉献’艺术观,而不是只围绕着‘自我’。在创作时,作品对于读者或观赏者,是起到陶冶情操、健康心态、净化和铸造灵魂的积极作用,还是起到了侵蚀情操、扭曲心态、污浊灵魂、毁灭灵魂的消极作用,是作者不能不首先思考的问题。因为,作品既要向人们展示,作者就有义务对人类、社会负责;同时,也是对作者本人与体现者负责。”

定位法舞谱(人体形体运动谱),用具有定性和级进定量关系的24个基本字符(ABCDEFGH,abcdefgh,12345678)对人体形体运动的空间值和时间值进行科学、准确的定性定量描述,使之达到惟一性。

发明定位法舞谱的物质基础是人体骨骼结构(生理静态结构),理论基础是武季梅对于人体形体运动规律方面的“三个发现”及相应理论:

对于“运动的人体骨骼连接、依托关系”(人体骨骼的“运动结构”)的发现,核心是发现了“人体形体运动的轴心是小腹依附的骨骼骨盆”;对于“人体形体运动基本规律”的发现,提出“人体是在三种关联又各自独立的球体内进行形体运动”的理论;

对于“‘运动线’(提示运动本质)与‘运动轨迹’(展现运动表象)在概念上的本质区别和相互间构成关系的逻辑规律”的发现。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