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时进舞蹈的英雄观和时空观
- 舞蹈新闻
- 2018-11-07
- 724
苏时进十七岁进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是在部队成长起来的编导家。在二十二岁,随着他与老舞蹈家尉迟剑明合作的《再见吧,妈妈》一炮打响而名声大噪。十几年来尽管他创作上、生活上坎坷不少,尤其腰病折磨他将近四年,几乎断送了他的艺术生命,但他始终在创作园地里苦耕不辍,既经受着受挫的困顿,也品尝着成功的喜悦。纵观其上演的作品无论是成功也好,受挫也好,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从作品的品格上讲,正如著名舞蹈理论家于平所说,一直坚持“昂扬、严肃的舞风”;从创作态度上看,他较少那种沿袭既往、因循守旧的情况,纵然不甚成熟的作品也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闪现;还有就是他始终抓住英雄的主题,以崇高和悲壮的艺术形象去撼动观众的心灵。这使他的舞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苏时进式的舞风。
军旅生活看起来是单调的,但只要剥开着似单调的表层,便能发现它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因而人们说部队生活是舞蹈创作的富矿。且不说自炎黄先帝开始便留下了无数辉煌的战争乐章,也不说那些光耀千古数之不尽的风流人物,仅就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无论怎样一位富有非凡才华的艺术家,终其一生也是描绘不尽的。作为军旅舞蹈作家的苏时进,自从手捧军旗、宣读军人誓词那天开始,便专心致至地把眼光投向了英雄的主题,百折不挠地表现当代英雄的伟大和悲壮。请看他的成名之作《再见吧,妈妈》,和其后依据小说《天山上的大兵》改编舞剧《天山行》,受电影《上甘岭》启发创作的《一条大河》,以及为庆祝建军六十五周年而依据电影《英雄儿女》中英雄王成的事绩所创作的《英雄儿女》……一幕幕战争画卷,一首首英雄颂歌,每一部都翻卷着气吞五岳,挟卷风云,刚拔峻健,动魄摇魂的气势。于平对他赞以“昂扬、严肃的舞风”之说,大概就是由此概括出来的吧?
题材的选择不等于作品的成功,否则又将步入“题材决定论”的误区。苏时进所以分外钟爱于英雄题材,除了作为一名军人舞蹈家的使命感和追求一种崇高的艺术趣味感外,更主要的还在于他驾驭这类题材能力。这种能力是多方面的:结构能力,创造生动新鲜舞蹈语言的能力,营造气氛的能力,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血色”分折和心灵透视的能力,因而他的作品,完全迥异于五、六十年代舞台上出现过的英雄形象。
下一页
本文共 3 页,第 [1] [2] [3] 页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978.html
上一篇:林青:谈舞蹈艺术的多元化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