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鉴赏 > 正文

观胡磊和张蒂莎之《北京故事》有感

二零零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九点三十分到二十点三十分,北京朝阳区文化馆 “9个剧场”,爆发一阵阵笑声与叫喊声――来自胡磊与张蒂莎的《北京故事》。

年轻的编导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作品之中,寻找的与偶遇的,自觉的与不自觉的,自身的与非自身的,一幕幕来自真实生活的经验带领观众进入他们的世界, 亦进入观众自己的世界:情人间的呢喃与依偎、星空下的梦想与希望、现实中的欲望与无奈、生活中的讽刺与嘲弄、命运的无常与麻木。种种幕幕,外地人在北京的生存历程昭然于台上,不时爆发的笑声表明了舞蹈将观众牢牢抓住,台上的表演与台下观众的思考同时进行,情感的共鸣让观众和舞者共同沉浸在《北京故事》里。

就舞蹈的动作编排,编导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了生活,展现了真实,用舞蹈技法将自己的心灵感受直接展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甚至一些动作就是在平日的 “玩”中集结而成,这是舞蹈得以成功的最大要素:.充分运用了生活化的语言动作,让普通观众都能接受并理解。如张蒂莎翻胡磊上下身衣服找钱时的一系列动作,来源于最日常的翻衣在舞蹈的运用中予以变形:快速流畅、角度多变,让人忍俊不禁,都市人对钱的渴望得到充分展现。又如故事一中用床垫折起隐喻泛舟湖上的浪漫等等。灵活运用道具,故事一中用塑料袋编排的舞蹈展现了都市人们在进出超市时的复杂心态:进出超市消耗的是金钱,进出的频率、包装塑料袋的多少、路程上的表情行动状态都直接反应出经济状况,都市人们的烦恼在超市塑料袋的挥舞中得到栩栩如生的刻画。又如故事一中舞台上自行车的使用等等,舞台效果直观简练。充分运用“神经质”似的停顿与重复的表达方法。加大同一情绪在观众中的比重,如在故事一中胡磊十来次的重复“买什么车好?”将北京普通老百姓对交通的无奈尽情宣泄。又如故事二中对于“送礼”及“名人”的多次重复等等。使用“黑色幽默式”的木偶机械动作,夸张效果得以尽现。如故事二中二人在金钱来临后表现在动作上的夸张,极度狂喜导致的呆滞,俩人相互提醒相信好运降临时对反弹力的使用与对身体的摆弄,把“金钱崇拜”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再者,编导由于积累了生活中的原汁原味,舞蹈让普通大众能理解明白编导要表达的思考和关注,自然,编导与观众的“心灵感应”获得成功。舞蹈获得接受认可。

在《北京故事》中,故事二不如故事一精彩,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编导在故事二的进行过程当中在创作路线上进入了当下电视剧、电视节目普遍采取的“煽情”模式,虽然对人性的麻木丑陋一面给予了抨击,可在艺术表现上却不如故事一来的自然有力。故事二对故事一的最大继承便是继续沿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虽然加入了一些台上台下的交流,却有一些哗众取宠、画蛇添足之感。编导片面追求幽默讽刺的效果却误入俗套,失去了故事一在表达上的自然亲切。

在当今某些文艺作品中似乎有这样一种嗜好:宣扬悲情、苦闷、痛苦与无奈的人生。似乎人活着就是一种受罪,处处有黑暗和荆棘。整个氛围缺少积极向上的奋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这些作品充满着痛苦与压抑的氛围,看完后留下了一些对人性和社会“深刻”的思考,也留下了郁闷的心境和对人生的失望。有些作品甚至为了刻意追求收视率、畅销榜而大力宣扬苦难、挣扎、凄凉。虽然我们生活在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处于变革和浮躁的时代,可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向上的奋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在理性认识社会、人的同时,我们的生活应充满希望、充实和快乐!《北京故事》在“黑色幽默”的进行后却给观众留下了一个灰暗心理 ,大笑一通后是对人性的感叹,对人生的忧伤和对社会的失望。这不是胡磊和张蒂莎两位年轻编导所拥有的有的人生经历,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故事二的“硬伤”便是其来源并非真正的心灵震撼。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除了有必经的崎岖与坎坷,我们的生活也很充实快乐,充满幸福和希望。不必为了显示深度而刻意去追寻悲情与苦闷。艺术作品中需要真实的生活,也需要有真实的阳光。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