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舞蹈的艺术走向――李毓珊访谈
- 舞蹈教学
- 2018-11-09
- 451
李毓珊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民族歌舞团团长,北京青年艺术团总监,北京盛基艺术学校名誉校长,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客座
教授,国家一级编导。应中国教育学会邀请,今年5月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校园歌舞创作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音乐舞蹈老师有幸聆听了他的专题讲
座。本刊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李毓珊。
记者:舞蹈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形体表演艺术,您能谈谈民族民间舞的艺术走向吗?
李毓珊:要知道艺术走向是由无数个微观的艺术现象汇集所形成的艺术轨迹和流向。它是宏观的,但又包括着无数个具体的艺术载体;它是
客观的,但又支配和左右着该艺术门类的发展趋势。探寻它,我们可以追溯该艺术门类的源和流;思索它,我们可以找到该艺术门类在当今社会的得与失;研究它,
我们可以展望该艺术门类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趋势。
我认为,浓郁的民族风俗,鲜明的地域特色,强烈的时代气息,三位一体,有机结合,便是当今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走向。
其一是民族风格,就是以民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底蕴、生活习俗为背景,心理素质为依托的用形体动作来传情和达意,并由此所形成的动势、动态、节奏以及舞蹈形象。
其二是时代气息,指具有我们这个时代强烈特征的形体动作和节奏节拍,又融入当今审美观念和技术技巧由此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表演特
色。当我们在谈论当今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时,我们所指的时代气息确切的说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所造就和形成的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
范。
其三是地域特色,是指该舞蹈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地理、地貌、并由此形成的独特动律,动态和舞蹈形象。
记者:今天您跟我们一线的教师畅谈舞蹈创作,老师们更关心当今校园舞蹈的艺术走向,请谈谈您的看法?
李毓珊:校园舞蹈是建立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底蕴,以反映校园生活为背景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校园风貌和校园个性,这样
的舞蹈形态风格称为校园舞蹈。校园舞蹈要符合校园文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反映校园生活,体现校园风格。校园舞蹈从理论上讲应称之为再生态舞蹈,“再生”
二字的内涵应该说是针对原生态而言的,其分类大致如下:广大学生参与的自娱性很强的歌舞;各地域或具有民族特色区域学校表演的歌舞;还有就是有形象、有具
象,也能抽象,结构完整,动作设计合理的舞蹈。
记者:改革开放30年,可以说我国的艺术教育不断创新和发展,那么舞蹈的创新与发展应该怎样把握走向?
李毓珊:创新是编导的生命线,要敢于创造出前人没有展示过的舞蹈形象,结构要创新,编舞手法要创新,舞动本体也要创新,要害是抓住
“心理素质”这个根本,只有创新才谈得上发展,而发展又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如《草原酒歌》具有三个创新:男子顶碗,女子顶碗旋转(碗在头顶上也在旋
转),强调敬酒而不是喝酒改变人们对醉汉的形象,这就是“新”。
还有,魅力校园第三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中涌现出的一个作品《QQ一族》,就有很多创新之处,题材独特,造型新颖,并且舞蹈中多处
出现闪光之处,可以说是该舞蹈的眼睛,比如:用锤子砸开玻璃(电脑显示屏);机器人拧发条,补充电源;最后一个造型QQ的飞吻,变了声的“北京奥运”。都
是非常有想法有创意的。如果学生们的表演动作幅度再夸张一些,就更好看了。
我一辈子热爱舞蹈,以一位舞蹈工作者为荣,最后我想用这句话结束采访:舞蹈者说,舞蹈是语言之母;教育者说,舞蹈是教育之母;艺术者说,舞蹈是艺术之母。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3149.html
上一篇:舞蹈基训――授课计划
下一篇:舞蹈名作欣赏-教学计划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